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我和大海姐如约去了后山。在步道上我们边走,边谈,时不时停下来,欣赏着在成长桑树的茎叶,错落有别的芦苇,野菊绽放的身姿;听着布谷鸟的清脆悦耳;嗅着原生态植被的芳香,心旷神怡,沁人心扉。
步行一圈下来,大海姐也许累了,她坐在护堤上刚刚坐稳,正好手机响了。她接着电话,我向附近的湖边走去。一边采风,一边拿起相机扑捉着、享受着,小雨带来的遐想。望着雨滴在湖中溅起的水纹,不免跨越时空想起屈原爱国的情怀。想起去年社区端午纪念屈原的朗诵活动。想起鲲鹏紫藤的那首《端午的雨季》
每年的端午,总是伴着细雨。屈原的想念,三千年,挥之不去。汨罗江的水,流到心底,都是思索的雨季。绕过雨季,一个伟岸背影,握着求索的冷剑。回望天际,倚天,长啸,长髯飘飘,怅然伫立。良久,翩然而去!
我怀念着,沉寂着,追思着。
突然大海姐的招呼打断我的思路,我问大海姐:“谁来的电话啊。”她告诉我:“城里的小字辈。”
不一会儿,雨停了,对面山峰腾云驾雾。我指着山的方向,对大海姐说:“像不像仙境。“大海姐眯着眼说:“像,太像了!”我们欣赏,我们相谈,共同爱好,让我们更加亲近自然。
时间不早了,我对大海姐说:“我们再走一圈,打道回府。”大海姐说:“行。”于是我们进入草木淡香的步道,欣赏着雨后的景观。
回家的路上,大海姐突然看到地下黑压压的一片,她问我:“这是什么东西?”我说:“应该是桑葚吧。”大海姐说:“这里还会有桑葚?”当她抬头向树上观望,果实向她招手。
大海姐尝了一个,告诉我:“味道不错。”于是,我和大海姐立刻亲近大树低端。大海姐比我有经验,摘下就吃,还告诉我:“树熟果鲜,紫的有些酸,黑的甜。”可我一个也不敢吃,怕不卫生黑了嘴巴,象征性摘了几个,回家洗洗再尝鲜。
这,就是我和大海姐亲临其境——小雨的后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