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五日周一天气不错,相约来到体育馆路的大碗居法华寺包间,大家欢聚一堂。
一路换乘,到了天坛东门地铁已是十点半的样子。几经打听才知大碗居要从天坛公园东门的斑马线过红绿灯向东再右拐。
正等红绿灯的时候,一位女士抱住我的腰,我回头一看是桂英插友,另一位是浚敏同学。我们快乐着,寒暄着,直到绿灯行,我们都没反应过来。
路上浚敏给大碗居电话,确定到红桥市场一路之隔的位置。桂英、我和浚敏兵分三路。桂英到前面公交车的站台接华子。浚敏在后面路口等华子,我站在中间察看着。只见浚敏和华子交谈着向我走来。我顾不上打招呼,紧走两步,华子着急地喊我:“SR,干什么去啊!”我说:“桂英在车站接你,我去叫她。”找到桂英,我们四人兴奋同行。
进了大碗居,首先看到我们班主任李老师。李老师早就来了,她和我班同学郝H在餐桌位置坐着面对面交谈。我跨前一步紧紧与老师拥抱握手。大家激动地紧紧围绕在老师身边问寒问暖,大家将双手握在一起,庆祝着,祝福着,欢聚着。寒暄一阵,我们扶着老师来到包间,浓浓的师生情荡涤在每个人的脸上。
大家讲着自己的经历,聊着疫情中社区送温暖的故事,说着锻炼身体健康的硬道理。在倾诉中,大家忆着去世的同学。一会儿继顺来了,十二点二十五分华子把打车过来的郭大哥接来了。
有的同学拿酒,有的同学拿水果茶叶干果,老师给同学们带来各种口味的青豌豆和其他小吃。大家喝着茶吃着小吃,讲着各自的故事和经历。
十二点二十多开始上菜,大丸子、葱爆羊肉、大葱烧海参、酱牛肉、豆花汤、大拌菜、鸡排、鸭爪、蓝莓山药、耗油生菜、还有切成牙的烙饼、果盘、圣女果西瓜。
大家使用公用筷,在旋转的圆桌中传递着菜肴和深情厚谊。不喝酒的同学以茶代酒,举杯共盏,互相健康、互送温暖,宴席上祝福声声,快乐和谐,其乐融融。
最让我们欣慰的是老师八十多岁了,天天坚持做半小时的拍手操,腿脚比以前有力,步履稳了,快了。听李老师说:“老伴也在赞美她。”是啊!李老师热爱生活,八十多岁的人了,精神依然很爽,头脑清晰,语言流畅、微信交流,网制相册、写得书法刚劲有力,真是我们这些学生,爱戴和尊敬的好老师。
下午两点半李老师要打车赶到大北窑东和老伴坐班车回家,我们恋恋不舍地将老师送上出租车,边挥手边叮嘱老师:“保重身体,下次再聚。”车里的老师频频点头,挥手与大家道别。
回到包厢几位同学和郭大哥继续畅饮续谈,虽然酒后个别人酒后言辞激烈,但最后的结局,是幸福的、友好的、互念的、难忘的。
继顺有事先走了,我们把他送出大碗居,盼下次相聚。
三点半,浚敏为照顾我这位远道的同学,宣布这次聚会到此结束。保重身体,后会有期!
同学们走出大碗居,依依不舍,握手道别。郭大哥打了一辆车,将我、桂英、华子绕路分别送到德胜门、大成路,最后才驶向西四环。
聚会增加了师生的感情,活跃了各自的思维,让我们体验到了外面的精彩生活。
这是一次难忘的师生聚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