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已年逾古稀,文中还说到:我离开一中校园有半个世纪了,世事流转,物是人非。侧身其中,当年的学子早已洗净铅华,白发盈头。当年的老师大多作古仙逝,天各一方。只有檐角涼亭仍在迎,泮水小桥依旧流水。
古稀之年追忆老师,依然清晰,因为那是烙在心底的印记。古训师恩如海,倾我至诚。师德如山,令人仰止。
读此文及上述文字让我浮想联翩,思念父亲,回想起我和我的弟弟们也曾都是父亲的学生,父亲同样教授我们高中物理,记得父亲每天都伏案备课、亲自撰写习题、为学生刻腊纸,育人不辍,他的学生中有科学家、医生、教授、当然更多的是普通劳动者,每当学生不远千里万里来探望父亲时,敬重老师这个职业深深地印刻在儿时的记忆里,还记得一次午饭时我的小弟弟和父亲一路争执进了家门,原因是小弟弟在父亲的课堂上当众质疑父亲解题中存在的问题,父亲在他的学生中德高望重,一时无法接受,父子俩发生冲突,事后,父亲发现小弟弟是对的并在课堂上当众修正自己的解题错误让我深深的懂得什么是实事求是,什么是追求真理,父亲出生书香人家,祖父是大学教授,耳濡目染浓浓的书卷气让父亲散发着一种知识分子特有的气质。记得刚上小学时见父亲带着他的学生在台上演话剧,幼小的视野里父亲的伟大至今不可磨灭,长大后父亲依然像一盏明灯,在我们需要时给予指引。父亲虽然已经离开我们,但他的音容笑貌、他的品格、他的基因一定会镌刻在后代的记忆里、血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