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文名胜:辉县百泉湖——河南太行山下辉县

(2016-02-13 17:05:00)
分类: 风光艺术摄影

人文名胜:

 

辉县百泉湖

 

——河南太行山下辉县

 

百泉位于河南省辉县市中心西北五华里的苏门山南麓,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素以秀水青山、古迹名胜享誉中州。百泉风景趣在泉水,美在苏门,兴在名胜。 百泉由苏门山和百泉湖组成。苏门山是太行山的一道支脉,是万仙山根部向东延伸到这里形成的一座山头。而太行山中的各道水系延着万仙山的石隙缝间向东挤压而来,到达苏门山时,从山南麓的石窦中向上仰天喷出,就形成了这碧波荡漾的百泉湖。这一山一水,交互相映,就形成了美丽自然的山水风景区。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辉县城西北,自古有风景“百泉”。2001年,景区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保之列。由苏门山和百泉湖组成的景区,如今已和市区连成一片。百泉虽处地相对偏僻,自古却引来众多文人墨客、官员隐士、帝王百姓的居留、造访。“中州颐和园”、“北方西湖”,到过景区的游客多能体会到所喻之不虚。然我当自强,还是以辉州“百泉”闻世足矣。

    自商周以来,三千年的累代开凿、修建,使百泉风光愈加秀丽宜人。乘桥当风,顿觉天高地迥。凭栏望水,尤感气爽神舒。数量可观的真古迹和深厚的历史背景,使景区像一部经典的史书。即使几处重新修复的旧存景观,也似史事的自然流露与传承,而无丝毫虚势、造作之感。

    古人因湖底数不清的泉眼喷涌似串串珍珠,又名为“珍珠泉”。青青苏门山不高,当衬贴出园林千般妩媚。滟滟百泉水不长,却融汇进正者万种风流。登山转湖,游人不多。景区几处园门也未见明显的“国保”标志。豫北名胜,灼灼丽质。上佳材料,还须下斟酌之力,赋精雅之功。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东华门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百泉湖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放鱼亭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苏门山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沿湖有“涌金”、“喷玉”、“灵源”、“洗心”、“放鱼”、“下马”诸亭。当年,来苏门山的苏轼曾题下“苏门山涌金亭”(右)。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1928年冯玉祥以梦中百泉湖有一亭并见到孙中山而倡建的湖心亭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1952年辉县县委、政府立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百泉名胜古迹志略》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金梭桥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清晖阁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跃进亭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云硚:明万历年建湖中石桥。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云石:清道光年清理百泉湖发现的奇石。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游廊桥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肺石:明代国子祭酒王敕发掘的奇石,后运至百泉。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船房:对驻有要人的清晖阁起防护作用,俗称“兵部房”。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重建的接官厅(南大厅)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课桑亭。纪念当年倡植桑树养蚕的县令潘江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西华门内涌泉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百泉湖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地处海拔100多米豫北平原之西的苏门山,180多米的绝对高度自然显不出高大峻伟。山上也没见过神仙。但不高也无仙的苏门山却自古出了名。

    据说,当年替代逃走的周厉王执政十四年后归政宣王的共伯和曾来共山(苏门山)“逍遥”隐居。秦灭六国,最后一个亡国君主齐王田建被擒后也在苏门山被禁至死。更有魏晋时候的隐者高士孙登苏门长啸故事,接踵而来的历代各色人众:贾岛、吴道子、苏轼、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元好问、耶律楚材、唐寅、孙奇逢、乾隆帝弘历、郑板桥、袁世凯、徐世昌、冯玉祥……,使浩浩史卷中留下苏门山这重墨写就的一页。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苏门山碑廊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乾坤正气”:明代书法家张淮书,碑阴刻“读好书,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重修玉虚观碑”:上世纪50年代由辉县玉虚观移来,元书法家赵孟頫书。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尽忠报国”:原在辉县岳飞庙内,传为元代一名死囚临刑时用衣袖蘸墨写成,得赦免。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百泉景区共有350余通古碑刻,其中碑廊收藏171通。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清乾隆帝驻跸百泉苏门山书碑(左、中)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振衣亭:清道光十四年辉县知县周际华建。取晋代诗人左思诗:“振衣千仭岗,濯足万里流。”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俯瞰百泉湖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振衣亭内多碑。两侧楹联:“海面未观多大水,岳巅既不看山。”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孔庙:初建于明代嘉靖年的“吕公堂”(祀辉县令吕光化),到崇祯年改作孔庙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1928年冯玉祥为饿夫墓书“民族精神”。“饿夫”为明末反清志士彭了凡(河北保定蠡县人),以食清粮为耻,绝食死。由时在百泉书院讲学的理学大家孙奇逢(河北保定容城人)依照彭遗愿用两瓮对扣立身葬于苏门山。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三碑亭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中碑为袁世凯撰文、徐世昌书丹“重修百泉祠庙”碑(也被称作“两绝碑”),记袁、徐捐资维修百泉事。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龙亭(御碑亭)

     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卫辉府立碑建亭,记因灾朝廷免征河南全省钱粮税感谢“皇恩”事。2005年亭子遭雷击焚毁后再次重建。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高6米的御碑(碑首已残):原刻康熙免粮谕旨,1928年冯玉祥驻军时磨平碑面改刻孙中山《建国大纲》,日寇占领时期再次磨平为无字碑。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攒尖顶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七音石:高1.5米,敲击不同方向发出不同声音。晋嵇康(“竹林七贤”之一)曾在苏门山,常弹奏《广陵散》。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西晋著名隐士孙登啸台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清乾隆帝啸台诗碑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仁知动静”碑:明嘉靖年孔天胤书,取意“仁者乐山,知者乐水。”(“知”同“智”)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远离尘世的高士孙登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中庸》:“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1959年建的啸台亭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一)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地处海拔100多米豫北平原之西的苏门山,180多米的绝对高度自然显不出高大峻伟。山上也没见过神仙。但不高也无仙的苏门山却自古出了名。

    据说,当年替代逃走的周厉王执政十四年后归政宣王的共伯和曾来共山(苏门山)“逍遥”隐居。秦灭六国,最后一个亡国君主齐王田建被擒后也在苏门山被禁至死。更有魏晋时候的隐者高士孙登苏门长啸故事,接踵而来的历代各色人众:贾岛、吴道子、苏轼、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元好问、耶律楚材、唐寅、孙奇逢、乾隆帝弘历、郑板桥、袁世凯、徐世昌、冯玉祥……,使浩浩史卷中留下苏门山这重墨写就的一页。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安乐窝后、山坡上的碑刻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宋代理学家邵雍曾隐居苏门山,号安乐先生。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安乐窝山门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为当年冯玉祥开泉济水于百姓农田事1928年辉县立碑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百泉大酒店后的当代“太行碑廊”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明魏允贞书“苏门”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三清观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百泉国际大酒店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程公泉:纪清道光元年河南巡抚程祖浴开泉解旱事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清光绪三十二年知县李如棠率众挖泉立碑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嵇公亭:纪清雍正四年河南巡抚嵇曾筠开泉事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启贤祠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始建于隋大业年的卫源庙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拜亭:唐大中年建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清辉殿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来到辉县看百泉:游苏门山(二)
                               钟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