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古迹:
太原永祚寺双塔
——宣文塔.文峰塔

太原双塔
俗称“双塔寺”的寺院本名“永祚寺”。与他处不会相重的寺名,取《诗经·大雅·既醉》篇“君子万年,永锡祚胤”句,寓君子之福万世传承意。这里没有太多的游客,也就少了些人流的喧拥、摊贩的纷扰,一处安适的环境。
永祚寺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初名“永明寺”的寺院也只有一座“宣文塔”。据称是士绅们及当政者相信了太原西北高于东南,使原本文化昌明的龙兴之地文风不振的风水之说。九年后,第十一代晋王历时四年扩建寺院。新建了大雄宝殿、两厢配殿,增建了旧塔西北向的一座新塔,形成了后来四百载的寺院基本格局。
四百年间,永祚寺经历了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民国十六年(1927年)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三次大修。第一次于相隔四十米的双塔之间增筑了一间过殿;第二次增建了东西配殿北端的单坡式配房及“永祚禅林”门;第三次维修西塔,纠偏东塔,整修了寺院全貌。
走近双塔,塔身处处仍留有岁月刻下的疮痕。仰望塔刹,危乎直插云际。攀阶登塔,望窗外地迥天高。绕双塔慢慢踱步,周围一派寂静,俯仰间但可遥想古今。
双塔之外,永祚寺碑廊荟萃魏晋至明清一千六百年间两百六十余通碑刻,又有以明代牡丹“紫霞仙”为代表的六千余株牡丹园,为古老的寺院亦增添了无尽辉采。
莽莽龙城故地,巍巍双塔是你悠远传承的象征、势不可拔的标志。









2010年立“永祚双塔四百周年记”碑


1927年增建、重行修葺的“永祚禅林”门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砖雕

作为展室的禅堂(殿堂均为砖石刻仿木无梁殿建筑)



明万历年建禅堂

大雄宝殿之上是三圣阁

大雄宝殿前的明代牡丹“紫霞仙”

明万历年建的客堂


禅堂、客堂辟为展室



无梁殿一米多厚的墙

大雄宝殿、三圣阁侧观

三圣阁


俯瞰侧院



碑廊:有《宝贤堂集古法帖》、《古宝贤堂法帖》及苏东坡诗词墨迹等刻石











双塔寺所在的郝庄村在寺对面建的戏台




宣文塔、过殿、文峰塔(历史上两塔都曾称宣文塔)
传说当年攻下太原的李自成看到永祚寺塔后写了几句极言双塔之高的诗:“郝庄两座塔,就把天来穿。穿也穿不上,多放两块砖。”句子虽一般,却体现了义军上升势头下再加一把劲就能戳破明廷之天的心情吧。
塔刹是双塔最明显的区别

文峰塔也曾称宣文塔


宣文塔也称舍利塔

文峰塔细部


宣文塔


宣文塔
永祚东塔(1599年建的文峰塔)修缮碑记

宣文塔细部



俯看塔层地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