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文名墓:寻找苏州天平山——范仲淹家族墓

(2015-11-24 23:32:42)
分类: 名人古墓探索

人文名墓:寻找苏州天平山——范仲淹家族墓

 

苏州天平山本为范坟山——丽水府君墓

 

 

 范氏家族墓位于天平山,故天平山俗称范坟山,又名赐山。范氏族人敬称丽水公墓。为北宋名臣范仲淹的高祖、曾祖、祖、父四墓。高祖范隋墓在天平山东坞,吴越国时葬此,清雍正七年(1729年)重修。圆形封土存高2米,直径3米,前置墓碑、石供案。其他三墓俗称“三太师坟”,在天平山南麓,原都有高大的封土,现已被夷为平地。甬道长200余米,沿桃花涧蜿蜒曲折,中有石梁,并有石雕蹲羊、踞虎、立马各一对分列道旁,相传原为清初范氏翰林某公墓前物。

据《范氏家乘》所记:由于“中原离乱,不克归,留家吴中”,“子孙因之,遂为中吴人”。王仙芝、黄巢在中原起兵,交通阻断,范隋这一支回不了河南。范隋于五代初举家定居苏州城中灵芝坊,《范文正公年谱》说是在雍熙寺之后,灵芝坊这个地名,后又演变成现在的“侍其巷”。直至北宋南渡。开封范氏再次融入苏州范族,天平山的范氏祖茔中迁入范仲淹长子范纯佑,次子纯仁、三子纯礼、四子纯粹等,范坟也愈加的兴旺起来。范仲淹衣冠冢也在天平山麓。

 

“丽水府君墓”天平山本为范坟山

“丽水府君墓”天平山本为范坟山
    云头冲天式花岗石牌坊,额镌“范氏迁吴始祖唐朝柱国丽水府君神道”,坊北八字墙上嵌有清乾隆七年《范氏迁吴始祖唐柱国丽水府君墓门碑》,记述雍正七年(1729年)修墓建坊经过。
“迁吴始祖”是指范隋。

“唐朝”是指范隋在唐末懿宗大中二年(861年)曾任浙江丽水县丞。

“柱国”是指肩负国家重任的大臣。

“府君”是旧时子孙对其先世的敬称。

“神道”是指墓前的开道。“丽水府君墓”天平山本为范坟山
                             坊阴面刻“祥发中吴”“丽水府君墓”天平山本为范坟山

“丽水府君墓”天平山本为范坟山
                                       石雕蹲羊“丽水府君墓”天平山本为范坟山
                                                石雕踞虎“丽水府君墓”天平山本为范坟山
                                        石雕立马
“丽水府君墓”天平山本为范坟山
                                       翰林院检讨范必英墓
“丽水府君墓”天平山本为范坟山

“丽水府君墓”天平山本为范坟山
                                        唐柱国丽水府君之墓
“丽水府君墓”天平山本为范坟山

“丽水府君墓”天平山本为范坟山

 游后感言:范仲淹的墓并不在天平山,而是在河南洛阳伊川万安山麓,天平山仅是范氏公墓之一。

 

2.范文正公忠烈庙”范仲淹纪念馆

 

       范文正公忠烈庙即范公祠,揭宋徽宗赵秸所赐“忠烈”之榜于庙门。元、明、清三代,祠庙历经战火,屡塌屡修。记载中较大规模的整修有元至元二十二年、明正统八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清乾隆七年、清乾隆十六年,民国初年也曾稍事修葺,并改“敕赐范文正公忠烈庙”额为“范文正公祠”。1970年,忠烈庙后部的三太师殿被拆除,全庙一度改为养鹿场。

    现忠烈庙为1982年重修。依次忧乐坊、庙前石桥、水池、仪门、东、西碑亭、正殿、庭院和第二进的 

 

三太师祠是1996年重建的忠烈庙已兼为范仲淹纪念馆。

“范文正公忠烈庙”范仲淹纪念馆

“范文正公忠烈庙”范仲淹纪念馆
       忠烈庙前的牌坊原立于范义庄前,毁于文革。在范仲淹千年诞辰的1989年重建,三间四柱阁楼式石牌坊高7.73米,宽7.2米,构筑牌坊的石料取自天平山附近的金山。石牌坊横梁上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名言。

 

“范文正公忠烈庙”范仲淹纪念馆

“范文正公忠烈庙”范仲淹纪念馆     

   忠烈庙仪门面阔三间,进深五架,大门东侧有《重修忠烈庙记》碑刻三块,西侧有碑刻《忠烈庙记》和御碑各一块。 
             “范文正公忠烈庙”范仲淹纪念馆

“范文正公忠烈庙”范仲淹纪念馆    

     享殿面阔三间 13.4,进深十檩10,硬山顶,环列方石柱。明间四根金柱下的麒麟、狻猊等神兽纹石雕方柱础颇精,为南宋遗物。
             “范文正公忠烈庙”范仲淹纪念馆
           “济时良相”为康熙皇帝南巡时所赐,表彰范仲淹的功绩。

           “学醇业广”为乾隆皇帝南巡时所赐。赞美范仲淹学道醇厚,事业宽广。 
“范文正公忠烈庙”范仲淹纪念馆

“范文正公忠烈庙”范仲淹纪念馆    

     “第一流人物”宋朱熹对范仲淹的品评。范仲淹的威德绝识被公认为“当时诸公间第一品人”,“天下想望其风采”,或“以不同贬为耻”,或“以不获登门为耻”。王安石尊他为“一世之师”,苏轼赞他为“人杰”,黄庭坚称其为“当代第一人”。

“范文正公忠烈庙”范仲淹纪念馆
     三太师祠的三太师是指范仲淹的三位祖先。他们分别是五代(吴越)节度使粮科判官的曾祖范梦龄、五代(吴越)秘书监的祖父范赞时、北宋三军掌书记的父亲范墉。这三位去世后均葬在天平山,因而天平山也称范坟山。因范仲淹任参知政事,名重一时,他的三世先祖也先后被朝廷封赠徐国公、太师唐国公、太师周国公。
“范文正公忠烈庙”范仲淹纪念馆   

    碑廊建于1997年,廊中碑文内容大致可分为四类;一类是皇帝的诏书,二是范仲淹的家忆,三是关于兴学的文章,四是义庄规矩。
“范文正公忠烈庙”范仲淹纪念馆

“范文正公忠烈庙”范仲淹纪念馆游后感言:忠烈庙仅有碑刻等为旧物,余多为近年重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