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文考古:金庄文庙——平遥县城东岳壁乡金庄村西

(2015-04-27 11:47:28)
分类: 考古遗址记忆

人文考古:金庄文庙——平遥县城东岳壁乡金庄村西

 

 

金庄文庙(第六批国保)  时代:元至清  地址:平遥县城东 5公里岳壁乡金庄村西

金庄文庙为元延祐二年(1315)创建,明万历、清乾隆、嘉庆、咸丰年间几经重修,民国十一年(1922)补修。坐北朝南,前后共二进院落,现存殿堂6座,占地1056.4平方米,建筑面积406.4平方米。中轴线上建筑有大成殿、明伦堂、泮池等,东西两侧为舍房。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三百五十(金庄文庙)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三百五十(金庄文庙)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三百五十(金庄文庙)

明伦堂,面阔三间,带前廊,硬山顶,前院东西厢房各三间,单坡硬山顶。前后院之间有泮池,上建状元桥,池西有厢房4间,池东有五爪柏”1株。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三百五十(金庄文庙)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三百五十(金庄文庙)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三百五十(金庄文庙)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三百五十(金庄文庙)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三百五十(金庄文庙)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三百五十(金庄文庙)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三百五十(金庄文庙)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三百五十(金庄文庙)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三百五十(金庄文庙)
    大成殿为清嘉庆七年(1802)遗物,面宽三间,进深三椽,单檐硬山顶。据清光绪八年(1882)《平遥县志·礼志·祠庙》载:“金庄村旧有文庙一,区旧志未载。兹按庙中原碣,系元至顺四年(1333)闰三月,进士李郁、李铎、李居敬、李日新、郭文质、张傅霖等十馀人所建,皆不详里居科分。父老相传元时有秀才十馀辈结庐于此,后俱举进士,因创修焉。正殿祀至圣先师,并四配十哲像。”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三百五十(金庄文庙)
    殿内有孔子及四配十哲彩绘泥塑像15尊,为元代作品。孔子塑像高约2米,正襟危坐,面色黝黑,满脸胡须,头略呈扁型,两颗上门牙大而突前外露,同史书中描述孔子尊容的文字记叙相符。

孔子塑像两旁前方,左右斜行分列四配坐像,即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亚圣孟子。左右两侧分列十哲坐像。

孔子及四配十哲的座垫造型一反其他朝代仿锦绣布帛,而是仿栽绒毛毯,带有明显的蒙族文化特色痕迹。在此衬托、次要部分也毫无迁就之笔,仍然雕塑彩绘得维妙维肖,可以乱真。

塑像都各有木雕神龛,每龛前都有四扇木棂格门,平时关闭,释奠时开放。孔子的神龛造型和工艺最考究别致,从正面看为重檐垂花门厅,最上方彩雕二龙戏珠,下悬金字匾额,上书圣集大成,为清嘉庆四年(1799)御书,颁发全国各地文庙悬挂,大约为嘉庆七年(1802)重修时所悬。匾下层层叠叠的木雕彩绘装饰图案很多,有琴棋书画、桃榴佛手、莲花、花瓶等祈福类图案,工艺十分精美细腻,民俗文化内涵也很丰富。两旁柱上有瓦楹对联,为竹节造型,各有四节,而且由下而上,节节增长。其文化寓意十分深刻,既希望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芝麻开花节节高;又警示后人勿忘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来扶持的哲理,令人回味无穷。楹联上书: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德参天地道贯古今。对孔孟儒学歌颂至无以复加的程度了。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三百五十(金庄文庙)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三百五十(金庄文庙)

在山西大地行走,触摸和感悟之三百五十(金庄文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