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文皇陵:新宾清永陵——辽宁抚顺市新宾县内赫图阿拉古城边

(2015-04-07 21:23:21)
分类: 皇家帝王塚陵

人文皇陵:新宾清永陵——辽宁抚顺市新宾县内赫图阿拉古城边

 

【寻辽记 <wbr><wbr>13】 <wbr><wbr>新宾清永陵 <wbr><wbr>罕王启运山

 

图文 / 几苇渡

 

当小时候,知道“关外三陵”的时候,就一直都要去看一看,福陵和昭陵因为在沈阳,小时候都去过了,而永陵确一直没有机会,直到2013年12月21日这一天。

 

位于辽宁抚顺市新宾县内赫图阿拉古城边的“清永陵”,实际上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家族的传统墓地,埋葬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等其他长辈亲眷,只不过当时很普通的一块坟地,没有陵寝建筑更无陵名,仅以赫图阿拉祖陵称呼。

 

1624年,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政权从赫图阿拉迁都辽阳之后,称赫图阿拉为“兴京”,故此处陵寝也称“兴京陵”。后在辽阳又新建造了“东京【寻辽记 <wbr><wbr>13】 <wbr><wbr>新宾清永陵 <wbr><wbr>罕王启运山陵”,并将其祖父、父亲的棺椁迁到东京【寻辽记 <wbr><wbr>13】 <wbr><wbr>新宾清永陵 <wbr><wbr>罕王启运山陵安葬,兴京陵此处只剩下他曾祖父的坟了。

 

到了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在兴京陵其高祖父(即努尔哈赤的曾祖父)福满的墓后新修建了一处老祖宗的衣冠冢,以昭示帝脉延续。此处也成为二祖陵了。

 

1651年(即顺治八年),顺治皇帝封兴京陵背后的“乔山尼雅满山岗”为“启运山”,并在1653年(顺治十年)开始修建陵寝建筑,后将享殿命名为“启运殿”,方城门为“启运门”。1658年(顺治十五年),将东京【寻辽记 <wbr><wbr>13】 <wbr><wbr>新宾清永陵 <wbr><wbr>罕王启运山陵中太祖努尔哈赤的祖父、父亲、伯父、叔父的棺椁迁回这里重新安葬,并于次年更名为“永陵”,寓意帝祚长久。到1677年(康熙十六年),又对祖陵进行了修缮,屋顶全部更换为黄琉璃瓦,以显崇敬。后世又多有增建至今日的建筑格局。

 

【寻辽记 <wbr><wbr>13】 <wbr><wbr>新宾清永陵 <wbr><wbr>罕王启运山

 

这座永陵,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寻辽记 <wbr><wbr>13】 <wbr><wbr>新宾清永陵 <wbr><wbr>罕王启运山
 

在现在永陵内实际上埋葬了五个人和一处衣冠冢,以太祖努尔哈赤来算,即:

六世远祖——猛特木(也称猛哥帖木儿)(追封泽王、肇祖原皇帝)及其嫡福晋,是一处衣冠冢,并没有起坟头。

曾祖父——福满(追封庆王、兴祖直皇帝)及其嫡福晋

祖父——觉昌安(追封昌王、景祖翼皇帝)及其嫡福晋

父亲——塔克世(追封昌王、显祖宣皇帝)母亲喜塔拉氏厄默气

大伯父——礼敦

叔父——塔察篇古

 

从上面可以看到,从六世祖到曾祖父福满,还差了两代人。就是五世祖充善(或称董山,追封纯皇帝)、四世祖锡宝齐篇古(追尊正皇帝),但是这两位都没有庙号,有些奇怪。查阅一些资料看,很可能是努尔哈赤也说不清其祖先到底怎么回事。

 

《明史》记载,猛哥帖木儿的儿子叫董山,董山的儿子叫脱罗,脱罗的儿子叫脱原保,四代依次承袭建州左卫指挥使的职务。那锡宝齐篇古是谁?没有明确史料记载。一些研究者怀疑锡宝齐篇古和福满都是虚构的人物,用来掩饰努尔哈赤家族血统的真实来源。因为清军刚入关的时候,曾追尊福满为兴祖直皇帝,同时追尊“福满之父”孟特穆为肇祖原皇帝。但后来修订的《满州实录》又记载,福满之父锡宝齐篇古是清肇祖都督孟特穆的孙子。有点乱!

 

在永陵博物馆中有上述几人的蜡像,当然也没有几位大清老祖宗的照片和画像,怎么想象的面孔就不知道了。

 

【寻辽记 <wbr><wbr>13】 <wbr><wbr>新宾清永陵 <wbr><wbr>罕王启运山
 

再来看永陵的建筑。

永陵神道前的公路和新修的牌坊.

 

【寻辽记 <wbr><wbr>13】 <wbr><wbr>新宾清永陵 <wbr><wbr>罕王启运山

 

永陵神道长约800米,神道口有下马碑(建于1783年),神道无石像生、华表。

 

【寻辽记 <wbr><wbr>13】 <wbr><wbr>新宾清永陵 <wbr><wbr>罕王启运山

  

因为大雪过后,遇到拍摄永陵雪后全景片子的。

 

【寻辽记 <wbr><wbr>13】 <wbr><wbr>新宾清永陵 <wbr><wbr>罕王启运山

 

启运山下的“清永陵”全景。

 

【寻辽记 <wbr><wbr>13】 <wbr><wbr>新宾清永陵 <wbr><wbr>罕王启运山

 

【寻辽记 <wbr><wbr>13】 <wbr><wbr>新宾清永陵 <wbr><wbr>罕王启运山

 

永陵入口为正红门,正红门以木栅栏为门,是满族建筑特色。 陵寝门屋檐堵头的黄琉璃瓦古朴简单。

 

【寻辽记 <wbr><wbr>13】 <wbr><wbr>新宾清永陵 <wbr><wbr>罕王启运山 【寻辽记 <wbr><wbr>13】 <wbr><wbr>新宾清永陵 <wbr><wbr>罕王启运山

 

四组碑亭,从左至右,依次为努尔哈赤的:父亲显祖、曾祖父兴祖、六世祖肇祖、祖父景祖的碑亭。碑亭为歇山琉璃顶建筑,边角下部饰有浮雕,龙形而肖犬,可能与满族习俗尚犬有关。

肇、兴二祖神功圣德碑建碑亭建于1655年,景、显二祖神功圣德碑建碑亭建于1661年。

 

【寻辽记 <wbr><wbr>13】 <wbr><wbr>新宾清永陵 <wbr><wbr>罕王启运山
 

碑亭内有神功圣德碑,用满、蒙、汉三种文字为之歌功颂德。

四个碑亭、石碑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 

 

【寻辽记 <wbr><wbr>13】 <wbr><wbr>新宾清永陵 <wbr><wbr>罕王启运山

【寻辽记 <wbr><wbr>13】 <wbr><wbr>新宾清永陵 <wbr><wbr>罕王启运山

 

四祖碑亭周围有一些果房、朝房等祭祀配套设施。

 

【寻辽记 <wbr><wbr>13】 <wbr><wbr>新宾清永陵 <wbr><wbr>罕王启运山

 

这处建筑中是永陵祭祀展览。祭祀器具展览,一口大铁锅,里面有很多游客放入的钱币。

 

【寻辽记 <wbr><wbr>13】 <wbr><wbr>新宾清永陵 <wbr><wbr>罕王启运山

 

【寻辽记 <wbr><wbr>13】 <wbr><wbr>新宾清永陵 <wbr><wbr>罕王启运山


【寻辽记 <wbr><wbr>13】 <wbr><wbr>新宾清永陵 <wbr><wbr>罕王启运山

碑亭之后启运门为方城正门,方城内有启运殿、东西配殿和焚帛亭等,方城无城墙、角楼。

启运门后两侧有砖雕云龙袖壁,与一般琉璃龙壁不同。

 

【寻辽记 <wbr><wbr>13】 <wbr><wbr>新宾清永陵 <wbr><wbr>罕王启运山
 

启运门内与东偏殿,可见整个建筑的简单。

 

【寻辽记 <wbr><wbr>13】 <wbr><wbr>新宾清永陵 <wbr><wbr>罕王启运山  

启运殿,即享殿,为祭祀主体建筑,内有四帝及其皇后的供奉牌位。顶上两端鸱吻剑把分别透雕“日”、“月”二字,或有“破明”之意,也有与日月同辉之意。

(殿内这天没有开放,四祖灵位没有拍摄)

 

【寻辽记 <wbr><wbr>13】 <wbr><wbr>新宾清永陵 <wbr><wbr>罕王启运山

 

【寻辽记 <wbr><wbr>13】 <wbr><wbr>新宾清永陵 <wbr><wbr>罕王启运山

 

【寻辽记 <wbr><wbr>13】 <wbr><wbr>新宾清永陵 <wbr><wbr>罕王启运山

 

【寻辽记 <wbr><wbr>13】 <wbr><wbr>新宾清永陵 <wbr><wbr>罕王启运山

 

东偏殿内供奉努尔哈赤大伯父和福晋的灵位。

 

【寻辽记 <wbr><wbr>13】 <wbr><wbr>新宾清永陵 <wbr><wbr>罕王启运山

 

【寻辽记 <wbr><wbr>13】 <wbr><wbr>新宾清永陵 <wbr><wbr>罕王启运山

 

【寻辽记 <wbr><wbr>13】 <wbr><wbr>新宾清永陵 <wbr><wbr>罕王启运山


西偏殿内供奉努尔哈赤五叔父和福晋的灵位。

 

【寻辽记 <wbr><wbr>13】 <wbr><wbr>新宾清永陵 <wbr><wbr>罕王启运山

 

【寻辽记 <wbr><wbr>13】 <wbr><wbr>新宾清永陵 <wbr><wbr>罕王启运山

 

启运殿前的焚帛炉,相比后世清皇陵来讲非常简单。

 

【寻辽记 <wbr><wbr>13】 <wbr><wbr>新宾清永陵 <wbr><wbr>罕王启运山

 

在启运殿的后面,有一座不很规则的半圆形院落,这就是永陵的宝城,也称“月牙城”。

宝城分上下两层,上层台地上有三座宝顶,下层有两座陪葬墓,这种形式,在清陵中也是很独特的。

台上三座宝顶仍按昭穆排列,中为兴祖,左为景祖,右为显祖,台下陪葬墓左为礼敦,右为塔察篇古。而肇祖由于是衣冠冢,不起坟包,位于兴祖墓东北。

 

【寻辽记 <wbr><wbr>13】 <wbr><wbr>新宾清永陵 <wbr><wbr>罕王启运山

 

【寻辽记 <wbr><wbr>13】 <wbr><wbr>新宾清永陵 <wbr><wbr>罕王启运山

 

在兴祖福满的墓前,有一颗榆树,被称为神树。现在这棵是1985年新种的,当年的老树据说在同治年间死掉了。神树的传说大多是与清朝兴衰相关的。

 

【寻辽记 <wbr><wbr>13】 <wbr><wbr>新宾清永陵 <wbr><wbr>罕王启运山

 

满族的丧葬习俗是火葬,至康熙皇帝废除为止,所以永陵内的几座清代祖坟也都是骨灰。没有找到详细的考古资料,下图是礼敦和塔察篇古的骨灰坛照片,选自徐广源先生的《皇陵旧照里的情史》。

 

【寻辽记 <wbr><wbr>13】 <wbr><wbr>新宾清永陵 <wbr><wbr>罕王启运山
 

乾隆皇帝祭祀永陵祖先的时候,曾御笔撰文《神树赋》。

 

【寻辽记 <wbr><wbr>13】 <wbr><wbr>新宾清永陵 <wbr><wbr>罕王启运山

 

关外三陵的游记,到这篇就结束了,加上之前一篇辽阳东京【寻辽记 <wbr><wbr>13】 <wbr><wbr>新宾清永陵 <wbr><wbr>罕王启运山陵的,就包括了清代关外的全部重要帝王陵墓。陵寝的文化,神秘而深刻,每一座陵寝的背后,都会有很多故事,而大多又被时间和社会变迁所湮没。

 

有更多兴趣的朋友,推荐大家去选读一些徐广源先生的专题书籍。


【寻辽记 <wbr><wbr>13】 <wbr><wbr>新宾清永陵 <wbr><wbr>罕王启运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