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古墓:浑源县永安镇——栗毓美墓

分类: 名人古墓探索 |
人文古墓:浑源县永安镇——栗毓美墓
栗毓美墓(第六批国保) 时代:清 地址:浑源县城东1.5公里永安镇
栗毓美(1778——1840年),字朴园,山西浑源人,是清代一位颇有建树的治河专家。曾任知县、知州、知府、按察使、布政使等职。 道光十五年(1835年)五月,栗毓美调任河东河道总督,专管河南、山东境内的黄河和运河的管理。在他上任之时,当地经常发生水灾,栗毓美实地考察,多次摸索,创造了“抛砖筑坝法”。当这些砖坝筑成后,即使风雨大作,而大堤却安然无事。在他任职期间,河水没有决堤泛滥成灾。道光二十年(1840年)二月十八日,栗毓美积劳成疾,卒于任上,追封为太子太保,谥“恭勤”。道光皇帝下谕为他在原籍修建了陵墓,当地人俗称“栗家坟”。
栗毓美陵墓面对恒山,北依浑河,总面积约7740平方米。建筑肃穆壮观,布局严谨对称,呈品字形,由陵前建筑、前院、后园、护院四部分组成。主体建筑沿中轴线由南到北依次是南启门、延泽桥、石牌坊、过厅、石像生、永怀厅、墓冢。其丰富多彩的汉白玉石刻,是清陵石刻中的精品和瑰宝。
南启门为砖券拱门楼,门顶砖雕“栗氏佳城”。东西两侧,矗立着两座碑亭,亭内置高达5米多的汉白玉巨碑。碑头盖双龙帽,碑基刻波浪汹涌,底座是贔bì屭xì负碑卧波,昂首南天,别有情趣。左碑刻神道,右碑勒圣旨,笔力雄健,刀工精湛。
进入前院,迎面为汉白玉雕栏石桥,名“延泽桥”。延泽桥北为汉白玉牌坊,三门四柱,麒磷兽栩栩如生,石敦鼓雕花逼真,左门上书“崇祀名宦”,右门上书“崇祀乡贤”,中门顶端有一小碑亭,上书“御赐祭奠”,亭下横额上雕:“官太保河东道河总督栗恭勤公茔”,左右石楹刻对联一副:伟绩著宣防传列名臣,瑶阙星辉分昂毕;巍阶尊保傅神安永宅,玉华云气护松楸。
牌坊南,华表亭亭,玉立左右;牌坊北,左建溢法碑,右建谕祭碑,碑亭庄重肃穆。
前院与后园,以一辅墙相融。墙张两翼,上开三门:两侧垂花角门,石径通幽;中间是过殿,面宽三间,进深两间,一对雄狮威武守立。朱门双开,是一条砖铺的宽阔甬道,对称道旁分列着石羊、石虎、石马各一对,石刻文武人像各二对,纹褶分明,肌骨匀称,形体巨大,情态逼真。特别是石马,昂首前视,气势磅礴,灵动威武。
甬道尽头,是一座三室三阶的祭亭,名"永怀亭",全部用汉白玉砌筑,连亭内的供桌椅凳之类也不例外,冰雕玉砌,银装素裹,香烟缭绕,望之肃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