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古墓:安徽省凤阳县小溪河镇石马金村——无名墓址

分类: 名人古墓探索 |
人文古墓:安徽省凤阳县小溪河镇石马金村——无名墓址
。但却心有不甘,驱车抵达老乡所指的农田附近,希望能够找到残留石刻,无奈草高林密,在烈日之下苦寻半个多钟头毫无所获,就连块文保碑都不得见。就在即将放弃之时,鼓足勇气,路边连拦数位路人,终遇一位大爷告知,石刻还在前方100处,但已多年不见。喜忧参半,疾奔前方,果见眼前农田一片,绿油油的
。鬼使神差,疾步入村,却看见了石刻一片,冥冥之中自有天命吧!此时也顾不得狗吠之警,急忙跃入半人高的草丛之中
·
在安徽省凤阳县小溪河镇石马金村西北一百五十米处,有一组雕刻精美的石刻群,显然系古代墓葬前神道石刻,因墓冢已被挖掘,墓主失考。石刻为南北向,沿神道两旁自南向北依次排列石马与控马人、石羊、石虎、石人各一对,每对间隔距离七米,总长二十一点三米,两排之间相对距离九米。石马与控马人连体,为一块巨石雕成,马在外侧人在内侧,配合默契。控马人戴圆顶帽,侍仆模样,双手握缰,身高一点五六米,马身长二点四米,高一点九五米,鞍辔俱全,马唇微合,似为缰绳所执。石羊跪立,身长一点六八米,伸颈昂首,腰身平直,露出地面零点五米,余皆没入土中。石虎前腿直立,后腿曲坐,高一点五米,宽一米,均已倒卧。武将高二点五米,身着铠甲,双手按剑,神态威严;文臣高二点四六米,长须飘胸,手持笏板,宽袖舒垂,面目已残蚀。神道的最南端有一座碑,碑座呈龟形,长二点三米,高零点八五米,上中部有碑槽,以落碑榫。碑身已移位,侧卧数米之外,高二点六米,宽一点二八米,厚零点三六米,为无字碑,碑帽已不存。
这组石刻均系整块石料雕成。造型古朴雄浑,线条粗犷平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虽墓冢方志未载,不知何人葬此,但考其石刻形制和艺术风格,与凤阳县明杞国公陈德墓石刻(洪武十一年刻)和肥东县明黔国公吴复墓石刻(洪武十一年刻)极其相似,墓主身份等级当为公侯,年代也应相当接近。为明朝初年大型石刻作品,对研究明初官僚墓前石刻群的组合和雕刻艺术,有着重要的价值。(皖北战略网综合)
观石刻摆放之凌乱,的确是迁移至此,估计是贼人猖狂,村民的无奈之举。
与资料所述相同,此面的确无字。
控马人头部现已全部被盗
石马马蹄处有黄土痕,北侧石马后腿缺失。
前者回望,后者追赶的嬉戏场面,腾云驾雾,瑞带飘飘,气韵特别生动。
好恩爱的一对马儿。
文官惨遭毁容······
此处未见石羊、石虎与龟跌座,不知是已经被盗,还是藏于他处,或是还在原址,被植被所覆盖。
此行不易,留影纪念。希望文管部门早日为这批田野文物找到安身之所······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途径小岗村,拍一张吧,没准这地过几年也是国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