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文古迹:宁波古凉亭总汇

(2015-03-12 23:26:53)
标签:

佛学

分类: 古都古镇古村

人文古迹:宁波古凉亭总汇

 

 

      古时,人们出行都是靠双脚行走,途中免不了日晒雨淋,凉亭就应时而生,有钱人为行善积德,捐款用以修桥铺路造凉亭,大多是建在岭墩、桥旁、旷野之中,解决了行人旅途劳顿之苦,身体得到了充分的憩息。

    古凉亭的文化博大精深,亭联对应周边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读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钟岭凉亭    北仑区柴桥街道沙溪村中岭岭墩上

宁波古凉亭(一)

宁波古凉亭(一)

宁波古凉亭(一)
      此亭为三柱两间式,古道穿亭而过。

柱上刻有“信士张尚功、林用宝、林维周、王信庆、王信拨助”的字样,放在地上一长一短石柱上分别刻有“信士王恭行助”“王门朱氏胡氏”的字样。

    该亭没有建造年款的记载,估计在清代晚期。

 

 

 

 

 

团桥亭    镇海区骆驼街道团桥村
宁波古凉亭(一)

宁波古凉亭(一)
     亭柱上刻有“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憇亭      镇海区骆驼街道憩桥村


宁波古凉亭(一)

宁波古凉亭(一)

宁波古凉亭(一)

 

 

 

 

 

 

虞母亭      慈溪市龙山镇山下庄村
宁波古凉亭(一)

 

 

 

 

 

 

 

长山桥永济亭    北仑区小港街道长山村
宁波古凉亭(一)

宁波古凉亭(一)
     该亭为路廊凉亭,亭内有善济寺,璧上嵌有明万历和清嘉庆年间修桥碑记各一通,在一亭柱上部镌刻“道光元年重修”,“关圣殿永济亭住僧香山募”“镇城周汝才助银伍佰两”等字样。

 

 

 

 

 

 

金银渡桥凉亭     北仑区小港街道桥头严村
宁波古凉亭(一)
      亭联“人惟少坐或有时领略正当月照波心”

        “客从何来到此地鉴观莫作峯青江上”

    亭内有石碑四通“慈邑半浦郑芸书、郑侣乐,甬江仁记庄合助银贰阡伍佰两”

    “丁礼文赔貲银壹阡叁佰两”

落款“道光叁拾年二月日告竣吉立榖旦”

     其余三通碑刻有捐款人姓名,捐银数量。

 

 

 

 

 

 

 

古凉亭       鄞州区五乡镇钟家沙村与下王村之间
宁波古凉亭(一)
亭联“亭对六峰山春树秋云常寓目”

    “地邻五乡碶朝来暮往此停踓”

 

 

 

 

 

 

 

灵山桥凉亭      江北区洪塘街道灵山村
宁波古凉亭(一)

宁波古凉亭(一)
亭联一“灵山咫尺路无多,秀水潆洄亭名韻”

亭联二“勾留几刻少偷闲,来到此间聊借息”

亭西南角朝南石柱上镌刻“口外留余地陆天官路在外”

 

 

 

 

 

 

 

茅岭古道凉亭                  北仑区春晓镇民丰村
宁波古凉亭(一)

宁波古凉亭(一)

宁波古凉亭(一)
亭联“烟霞枕藉息肩聊借一枝栖”

    “涧谷盘旋安步徐登千叠峰”

 

 

 

 

 

 

 

揖让亭     鄞州区东吴镇少白岭上
宁波古凉亭(一)

宁波古凉亭(一)

宁波古凉亭(一)
亭联“其劳乎到此略停神自逸“

    “踓溪也渴来少饮味如酥”
一石柱上刻有“钟门郭氏成缘助,镇邑丁道生助石櫈一十一条”。

    注:丁道生,清嘉庆年间镇海县人,在小浃江设置义渡,其孙丁礼文在道光年间募资建造金银渡桥”。

 

 骆驼路廊凉亭      镇海区骆驼街道骆驼桥旁 

宁波古凉亭(二)

宁波古凉亭(二)

宁波古凉亭(二)

 

 

 

 

 

街亭           鄞州区古林镇黄古林老街
宁波古凉亭(二)

宁波古凉亭(二)

 

 

 

 

慈云亭        东钱湖慈云禅寺前
宁波古凉亭(二)
亭联“气结春云行客力疲堪止步,凉生夏树高人马倦可停骖”。

 

 

 

剪云亭       东钱湖下水至福泉山茶场的路上
宁波古凉亭(二)

宁波古凉亭(二)
亭联“仙乡虽远息足片峕须再走,贵府非遥安身一刻速宜行”

 

 

 

 

半壁凉亭       慈溪市龙山镇潘岙村
宁波古凉亭(二)

宁波古凉亭(二)
    此亭四柱三间式,中间较宽,供奉菩萨。

亭柱刻有“大清雍正拾年正月初二日建”

        “弟子周瓉仝妻戎氏率男喜捨”

 

 

 

 

 

吉祥亭      慈溪市掌起镇洪魏村竹山岭上
宁波古凉亭(二)

宁波古凉亭(二)
亭内墙壁嵌有“竹山桥碑记”一通,此碑为建竹山桥的助资碑,记录捐资人姓名和款数,碑大部分字迹模糊,碑落款为“同治八年岁次乙已清和月全澣穀旦”

 

 

 

着衣亭     象山县贤痒镇着衣亭村
宁波古凉亭(二)

据传,南宋高宗皇帝赵构为康王时,曾逃难明州,在此亭换衣过,此亭几年前修缮过。

 

 

 

 

天童岭古凉亭                 天童岭古道岭墩
宁波古凉亭(二)

宁波古凉亭(二)

宁波古凉亭(二)
亭联一“满山笋老皆成竹,一路花香半是茶”

亭联二“太白龙从瞻少白,盘山蜿蜒达盘溪”

    亭内有一块“奉宪勒石”碑,为原鄞镇两县知县共立。

1.钦加知府衔赏顶花翎补用府在任候补直隶州兼袭云骑尉调补宁波府鄞县正堂加六级XX二级记录十次   

2.总理镇防营务处兼X宁广渔图署理宁波府镇海县正堂加三级记录十一次   

    碑文内容主要关于鄞镇两县的山地划分,解决山民矛盾纠纷的具体细节等

    落款“光绪二十二年八月”   

 

 

 

 

 

 

 

 

半岭亭             鄞州区东吴镇瞻岐大岭古道上                      
宁波古凉亭(二)

 

 

 

 

 

 

众乐亭           鄞州区瞻岐大岭古道上
宁波古凉亭(二)

宁波古凉亭(二)

宁波古凉亭(二)
    此亭四柱三间式,前面为四根石柱,后墙为四根木柱,两边山墙各有一根木柱支撑正栋梁,中间过间为抬梁,1.5米高的墙体为乱石筑砌,上部约1.2米为龙骨砖、瓦爿,砖片筑砌。

     此亭无文字记载。

 

 

 

 

 

东山亭           鄞州区瞻岐大岭上
宁波古凉亭(二)

宁波古凉亭(二)

宁波古凉亭(二)
亭联一“好担一肩斜回归,可携两袖清风来”

亭联二“大泽龙岭春作雨,前溪虎啸夜生风”

     此亭为四柱三间式,八根石柱,顶为抬梁式,始建于民国二十年,2011年重修。

古凉亭        鄞州区瞻岐镇东一村至东坑村古道上

宁波古凉亭(三)
亭联一:“乱石穿空长风出谷,清流见底白云在天”

亭联二:“坐看樵客担云过,疑有神仙牧石来”

 

 

 

清水桥古凉亭      北仑区大碶街道清水村

宁波古凉亭(三)

   此亭为穿路凉亭,顶上阁楼供奉菩萨,亭的中柱刻有“王偹五同妻乐氏出资建造”“乾隆辛丑岁夹钟月中浣吉旦”前柱刻有“风来水面时”另一前柱已浇水泥柱了。

   注:乾隆辛丑岁即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

 

 

 

 

 

上史凉亭       北仑区柴桥街道上史村

宁波古凉亭(三)



宁波古凉亭(三)

宁波古凉亭(三)

宁波古凉亭(三)
亭联一:“安以息肩卫生最要,憩而谈心知己何妨”

亭联二:“安堪通居不妨少逸,憩淂其所聊以暂棲”

    亭柱上镌刻:“里人张芝嘉、史兆华、沃鹤年、袁竭水、史名房喜助”“里人史友棠、史沃氏仝助”“蒋安生、裕生仝助”等字样。

 

 

 

 

 

 

古凉亭        北仑区小港镇顾家桥村与山下村的衙前岭上
宁波古凉亭(三)

 

 

 

 

 

水阁凉亭     北仑区大碶街道石湫村
宁波古凉亭(三)
   该亭俗称:清渠阁,始建年代不详,却有“有屋无地基”之称,是石湫的镇街之宝,五柱五檩,穿斗结构,观音兜山墙与左右街屋相连,楼上原供奉伽蓝菩萨,楼下安装栅栏门,室内置有,桌,凳,供行人歇息,现均无存。

 

 

 

 

 

景仰亭        北仑区春晓镇三山村樟树岭上
宁波古凉亭(三)
宁波古凉亭(三)
亭联一:“倚树击害虫至诚格天荣敷九代,负隅杀猛兽威声震地誉满三山”

亭联二:“斯地有仙踪溪上犹遗洗足石,名山留古跡亭中共说射蛇人”

    据民国《镇海县志》记载:“樟树岭,在三山西通上慈岙,岭有大樟树,故名。有白蛇谭,为明柯烋射蛇处”古时是三山通往天童、宁波的必经之路。

 

 

 

 

 

玉泉亭       鄞州区东吴镇硖石岭古道上
宁波古凉亭(三)

宁波古凉亭(三)

宁波古凉亭(三)
亭联一:“汉室有春秋破壁犹其余字,圣胸无吴魏遇刘方可同心” 落款:嘉庆甲戌岁甤賔月。

亭联二:“玉泉少饮味三山,高岭漫游知两邑”

亭联三:“寸土无遗善恶,片时莫昧忠奸”

亭联四:“鈎画不设司代足,锁轮惍严助国余”

    亭墙边立有“玉泉亭”石碑,落款:嘉庆乙亥岁重阳后三天 

该亭四柱三间,八根石柱与两根抬梁粗壮坚固,为30*25厘米的方柱,墙体乱石筑砌,地面碎石铺设,亭前有一井,约一米深,井水留有20公分,玉泉亭为鄞州区文保单位。

 

 

 

 

 

吉祥亭     鄞州区东吴镇少白村徐家
宁波古凉亭(三)

宁波古凉亭(三)

宁波古凉亭(三)
     该亭为穿路凉亭,古时人们到天童寺进香拜佛以及天童、瞻岐、三山人到宁波府城的必经之地,亭为四柱三间式,居中两根亭柱颜色略红,楹联为鄞县知事王丕显题写,两旁亭柱略显青色,楹联为里人孙学驹题写。亭的木、石材料比较讲究,好多石柱础,木结构都进行了雕刻。

亭联一:“便行人停踪浔所担登负笈此间稍获安闲,知鄞县事王丕显书”

        “赖贫衲治目精医积锱累铢今日重新结构,道光庚戌小春月吉日”

亭联二:“倘时逢夏日更得清茶过口饮来一勺便生凉,里人孙学驹书”

        “豈等比春台衹宜行李随身到此半途终息力,道光庚戌鞠月”

    亭内竖有“吉祥亭茶会田碑记”石碑,此碑落款:“咸丰七年岁次丁巳夷则月榖旦,资福庵住持通圆立”

    注:此亭有鄞县七品正堂知县题写的亭联,这很难得,在宁波地区称得上第一古凉亭。

 

 

 

 

 

 

五里亭         象山县石浦镇五新村
宁波古凉亭(三)
   该亭为穿路凉亭,五柱四间三廊式,为象石古道之主要通道。

 

 

 

 

 

晚枫亭         奉化市莼湖镇与松岙镇之间的沿海中线上
宁波古凉亭(三)

宁波古凉亭(三)
     该亭为穿路凉亭,四柱三间式,亭中放置一个两个锅形状的石构件,即凉亭石水缸,是给过往行人解渴之用,石缸上镌刻“下岙茶缸”“民国廿一年立”。

    此石茶缸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1.王墅亭      江东区福明街道桑家村

宁波古凉亭(四)

宁波古凉亭(四)
亭前柱镌刻:过柳渡以来方将十里,望梅墟而去又有一程。侧联:两途为鄞镇通衢过客倘疲劳尽可到兹歇足,一望皆黍禾满野农人如暇遇何妨坐此谈心。

后柱:近是主人远是客,坐而言者起而行。亭后柱旁有一段残破的石碑。

此亭几年前破烂王为获取电线内的铜丝,烧线时引燃了旁边的可燃物,引起火灾,亭的上部木结构全部烧毁。

 

 

 

2.父子进士亭      镇海区澥浦镇通德村
宁波古凉亭(四)

宁波古凉亭(四)
亭内悬挂有六匾:父子进士、世济恩荣、东浙世家、五经甲第、其颐瑞应、祥凝北极

正面“牌门头”旁刻“孙厚生书、四明华大鸿撰、一九九六岁在丙子吉月重建”

      父刘洪,明景泰五年进士,兵部主事,授三品衔任广东左参政。子刘光,明弘治九年进士,任知府,父子俩深受皇恩,赐建父子进士坊在家乡,清末,牌坊毁坏,刘氏后人改建进士亭。

 

 

 

 

3.南门凉亭        慈溪市龙山镇龙山所村
宁波古凉亭(四)

宁波古凉亭(四)
此亭为旧时澥浦、邱洋等地到三北的重要交通古道。

 

 

 

4.淞浦凉亭     慈溪市掌起镇淞浦村
宁波古凉亭(四)

宁波古凉亭(四)

宁波古凉亭(四)
此亭为硬山顶抬梁式“7”型结构,古时是慈溪镇海的重要交通要道,石柱上刻有“咸丰六年方倫公立”“民国二十五年重修”

    凉亭与招宝庵相连,亦称招宝凉亭,墙上嵌有碑记一块,落款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

 

 

 

 

5.水云浦凉亭      慈溪市逍林镇水云浦村
宁波古凉亭(四)

宁波古凉亭(四)

宁波古凉亭(四)

宁波古凉亭(四)
亭柱上镌刻“乾隆丁未年辛亥月,丁浣日众姓建造”

“周必文助地基一块”以及十来位信士的具体助钱款额记录。

 

 

6.樟树凉亭     慈溪市匡堰镇樟树村
宁波古凉亭(四)

宁波古凉亭(四)

宁波古凉亭(四)

宁波古凉亭(四)
此亭为路廊凉亭,古时是镇海通往杭州的官道穿亭而过,共十柱九间式,保存完好,是宁波地区最长的路廊凉亭,建于清道光年间。

 

井亭桥古凉亭     鄞州区姜山镇井亭村

宁波古凉亭(五)

宁波古凉亭(五)
楹联:“来来来快来请坐,去去去不去奈何”。

 

 

 

 

永兴桥亭      鄞州区姜山镇井亭村后百丈自然村东面
宁波古凉亭(五)

宁波古凉亭(五)

宁波古凉亭(五)

宁波古凉亭(五)
楹联:“去去来来到此暂为休息,谈谈讲讲欲行须顾遗忘”。

亭内立有永兴桥碑两通,一通为助银碑,记录当地村民的助银数目。统共收洋捌阡壹百十二块零四分五厘。

落款为:中华民国十二年癸亥春旺月穀旦。

另一通为:“创建永兴桥记”,记录建桥的过程及创建人姓名等。

落款为:中华民国十二年癸亥正月    黄宝琮谨撰

 

 

 

 

赐福亭      鄞州区姜山镇上张村九房自然村
宁波古凉亭(五)
楹联:“负笈擔登欲行须顾遗忘,熙来攘往到此XXXX”。

 

 

 

 

 

灞桥亭          奉化市江口镇坝桥村
宁波古凉亭(五)

宁波古凉亭(五)

宁波古凉亭(五)

宁波古凉亭(五)

宁波古凉亭(五)

宁波古凉亭(五)
此亭每根亭柱三面刻有楹联,因年代久远字迹模糊不清,楹联没有记录。

 

以下是灞桥古亭的六副楹联:

    弦歌台上歌声缭绕,

    乐舞亭中舞态翩跹。

    此联为八字联,两两相对,对仗工整,上句中有两个歌字,下句中有两个舞字,“弦歌”对“乐舞”,“歌声”对“舞态”。按老者的讲法,则成嵌字联,是将亭名嵌入联中了。其余几联,不知何故,写的全是关公,也许是武帝关公的形象,太深入普通百姓的缘故吧,以致小小的渡亭都刻满了颂赞的对联

    蚕眉锁今古慨叹无人,

    凤眼观春秋神明罕匹。

 

    清白服奸雄精诚不貮,

    死生事兄长忠义无双。

   

    善恶示彰瘅千秋金鉴,

    忠奸垂笔削万世文章。

   

    实情理无非当年史鉴,

    假面目自须毕省形容。

    瘅(dàn)痛恨,憎恨:彰善瘅恶。

 

    蹟雖堙猶憶騎逸客,虹形已須鞭石神人

    礄承舊蹟濟波中詎駿波臣,結構新成浮月半宜邀月姊。

蛟山阁凉亭     北仑区戚家山街道义成碶旁

 

宁波古凉亭(六)

宁波古凉亭(六)

 

 

 

 

渔溪茶亭       余姚市丈亭镇渔溪老街
宁波古凉亭(六)

宁波古凉亭(六)

宁波古凉亭(六)

宁波古凉亭(六)

 

 

 

 

天医殿凉亭        慈溪市周巷镇平王路
宁波古凉亭(六)

宁波古凉亭(六)

宁波古凉亭(六)

宁波古凉亭(六)
有两根亭柱上刻有“信士诸利用喜助”字样。

 

 

 

大古塘朝北凉亭      慈溪市白沙路街道倪家路26号
宁波古凉亭(六)

宁波古凉亭(六)

宁波古凉亭(六)

宁波古凉亭(六)

宁波古凉亭(六)

宁波古凉亭(六)
刻有“信士X五房公捨”“雍正九年十二月建”,西面柱上刻有“南无阿弥陀佛”

 

 

 

 

虹桥庵凉亭      慈溪市桥头镇双河孙家村
宁波古凉亭(六)

宁波古凉亭(六)

宁波古凉亭(六)

宁波古凉亭(六)

宁波古凉亭(六)

宁波古凉亭(六)

宁波古凉亭(六)
楹联“临水观山坐谈自永,遇风阻雨安息甚佳”

    “冷眼看人情往来徒劳且少驻”“光绪丁酉年孟夏英慧定”

    “热心趋利径穷通由命不须忙”“慈水叶清毓题句”

此亭四柱三间开,南面四根石柱,北面木柱与虹桥庵相连,官道穿亭而过。

 

 

 

 

长溪岭宝玉凉亭          慈溪市掌起镇长溪岭上
宁波古凉亭(六)

宁波古凉亭(六)

 

宁波古凉亭(六)
楹联“宝气焕人文题柱归来玉步同遵平荡,珊声鸣客佩攀条小憩书怀谁咏短长亭”

 

 


秀水凉亭        慈溪市掌起镇长溪村
宁波古凉亭(六)

宁波古凉亭(六)
刻有“信士方可训喜捨”,其余字迹模糊不清。

 

 

 

 

毓秀凉亭         慈溪市龙山镇范市新东村
宁波古凉亭(六)

宁波古凉亭(六)
柱上刻有:“乾隆五年文渊仝妻赵氏喜助石柱一对”

          “余宝华修桥亭助人民币四百元,一九八四年立”

 

 

 

来自于《独行客的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