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游记07-重见天日的古战船(瓦萨沉船博物馆)
这是为一艘打捞出来重见天日的沉船建立的博物馆--瓦萨沉船博物馆,它建于斯德哥尔摩市郊斯堪森岛瓦萨号沉没遗址附近。
瓦萨是首任国王之名,国王古斯塔夫二世于1625年开始建造的。1628年首航时不幸沉没在距离港口仅2公里处。瓦萨号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的17世纪船舶。
经过了333年阴暗的海底岁月,瓦萨号的真容却仍基本得以保存,经过了10几年必要的修复,60.97米长、11.68米宽、主桅杆52米高的瓦萨号几乎完全恢复到了当年出航时的状态。
第一斜桅下蹲着一具巨大的金狮塑像。
说是重见天日,其实展馆内光线十分昏暗,好像还是沉没在海底一般。这是用镜头16mm端拍的,ISO设到了4000,靠着柱子屏住呼吸用1/10秒的快门速度手持拍摄。

这艘战船本来设计是单层炮舰,当国王得知当时海上强敌丹麦已拥有双层炮舰时,便不顾技术条件,下令把炮舰改造为双层。长官意志终成祸因。
一艘盛大的战船,不只因其规模,更因其可敬的一丝不苟的艺术精神。
可能当时必须高度重视战争中的精神因素吧?
右图是幻灯投放影像。
船尾精心雕刻700多件雕塑品,简直可以和瑞典皇家宫殿媲美。上部中心是满布金箔的瑞典皇家盾形纹章上的两只雄狮。
右图是复制的雕像。船上装饰的各种精美雕饰,表现了在17世纪瑞典开始流行的巴洛克艺术风格。
展览室里陈列着从海底打捞上来的原瓦萨号舰上的实物,其中有帆和炮、人体骨骼、水手服、工具、金币,甚至牛油与甜酒等。

这里还展示了两门铜质大炮,没错,是两门。
在“船上生活”展览室里,还陈列着当时“瓦萨号”船上情形:一群水手正在推磨、酿酒、擦大炮;一些军官正在喝酒、谈笑。
按 10:1
缩小的战舰模型。

这是瓦萨号盛大的处女航,然而,船还未完全驶离斯德哥尔摩的港口,战船与万众欢腾的热情就一起沉入波罗的海冰冷的海水之中。
用我们的话说这叫“坏事变好事”,所以有人认为:
这是瑞典国力大损的难忘经历;
这是瑞典海上征战逐渐终结的开始;
这是瑞典中立政策初露苗头的动因;
这是瑞典得享和平的源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