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游记04-重返中世纪(瑞典斯德哥尔摩老城)
傍晚我们乘大型豪华的诗丽佳(SILJA)邮轮离开赫尔辛基去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平静的波罗的海。
云层渐厚,遮掩夕阳。
有一艘大邮轮就在我们的前方,那是维京(Viking)号邮轮,两艘船一前一后相伴去斯德哥尔摩。维京人就是曾经名声显赫的北欧海盗(8--11世纪),维京的话题我在以后的文章中会多次提到。
在邮轮上怎么吃大餐玩游戏的腐败就不交代了,接下去聊聊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先看看斯德哥尔摩老城吧:
上图被海水、湖水包围着的岛区就是斯德哥尔摩老城(Gamla
Stan),也包括王宫(右上方长方形中空庭的建筑),老城1980年前官方名称为“桥间之城”(Staden mellan
broarna)。
斯德哥尔摩市,14座岛屿,70座桥梁,700多年的北欧古都。

斯德哥尔摩老城内一个名为“大广场”的中心广场。

150年前这里是老城供居民饮用的惟一的淡水井。当然,现在供游客饮用的是直饮自来水,而不是井水 。

常有艺人在大广场献艺。这位深情演唱的女艺人叫Victoria
Grebezs,是个创作型歌手。今天她在广场推广她的CD,每张10欧元。
民歌风格的旋律,不拘美声通俗的嗓音,伴奏乐器是叫“手碟”(Hang),国内不大听得到。我有这位歌手演唱的《LAND
OF DREAMS》等曲目,传不上来。

1520年11月,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二世就在这广场屠杀了反对他的80名瑞典贵族,史称斯德哥尔摩惨案。这场屠杀激发起民众起义,最终选举出古斯塔夫·瓦萨为瑞典国王,带领瑞典脱离卡尔马联合。

广场一侧这座小洋楼是瑞典科学院的所在地,诺贝尔奖项就是在此评出来的。一楼是向游客展览诺贝尔奖知识的博物馆,常有些博士生在此作义务讲解。早年这里是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

老城区已有近800年的历史,由于免受战争的破坏而保存良好,现在保持着一份特殊的古老与优雅。

1980年起,老城因其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而吸引大量游客,其建筑物的价值才获肯定。

真实的中世纪、文艺复兴及巴洛克等时期的建筑风格。

这里有个三角形的小广场。

几条小街小巷的交汇口,便是个微型广场。

勇士屠龙,北欧神话最盛的主题(芬兰国家博物馆的木雕作品还有印象吗?)


老城建筑深受北日耳曼式风格影响,时光倒流,这里几乎可回到中世纪。

“中世纪”的生活节奏,自然不会太快。

据考证,14世纪后期,老城街头开始以石头铺盖。

小街小巷转着转着就没了方向,好几次转回到大广场。
这是老城到处能看到的尖顶的“德国大教堂”。
这条街的81号,常有游客进去探望一番。
这大概是老城最狭窄的巷子了,最窄处还不到一米。
琥珀工艺品是此地特色旅游纪念品。
再来看一个小广场吧,打着伞的是游客,雨中漫步的多是本地居民。
人们喜欢在街边雨棚下就着街景慢悠悠地品着晚餐。右上角那盏灯要是亮着,画面会更好看一些。
雨,越下越大,天色几乎已全黑,该收工吃晚饭去咯。
“Hi,
你在老城拍了老半天,有没有拍到一吋水泥地、柏油路呀?”
在老城大广场边上深深的地下室,有700年历史的最古老餐厅里,品尝正宗西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