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游记01-波罗的海的女儿(芬兰赫尔辛基)
正月初八,上班的、开门营业的都开始忙碌起来了,咱的博客也开工啦:
接下来老金将分若干集向诸位汇报2013年的北欧五国之旅,还是基本按照行程顺序、以摄影图片为主地介绍所见所闻。如果有拍到了一点精彩,我与众友分享了;如果有一点旅行(摄影)的参考作用,我会比您还开心,因为写博客只有付出没有回报,是真正的、纯碎的为人民服务,唯一期望的回报就是开心!--好像博客越写思想境界越高了,呵呵。
先浏览一下我们的北欧旅行路线(如下图)。这个行程是半自助设计的,国内没有旅行社介入,国外部分依靠地接旅行服务。其中进入北极圈后从希尔克内斯乘游轮到北角再到特罗姆瑟,这一段旅程以及冰岛的旅行可能比较有特色,到时候我会尽量多作些介绍。

好,开始乘飞机从上海出发:

飞机即将抵达芬兰首都赫尔辛基。
芬兰(Finland)的含义为湖沼之国,有“千湖之国”之称,被世人赞美为“波罗的海的女儿”。

这座尖顶教堂式的建筑是芬兰国家博物馆,这是芬兰最大的博物馆,在中世纪教堂原址上建立。我下一集专门展示它的部分展品。

赫尔辛基大教堂(Cathedral),俗称“白教堂”。

大教堂位于议会广场,是建于1852年的一座路德派教堂。
这铜像就是兼任芬兰大公的亚历山大二世沙皇,在沙俄统治下,芬兰大公国权贵过着几乎与圣彼得堡一致的优裕生活。
是荣是辱,这是完好保存着的芬兰的一段历史。
乌斯别斯基东正教教堂(Uspenski Orthodox
Church) ,俗称“红教堂”。
这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最大的东正教教堂,建成于1868年。
教堂内有基督像及12门徒的壁画。
这里允许摄影。教堂内总是会有意想不到的光影。
位于市中心山坡上的坦佩利奥基奥教堂 (Temppeliaukion Church
),俗称“岩石教堂”。
外部、内部怎么看都不像教堂,可它是座闻名欧洲的岩石教堂。
教堂的正厅可以容纳约 750
人做礼拜。大厅装有管风琴,音响效果非常好,这里还适合小型乐队和无伴奏合唱团演出。
大厅是从一大整块岩石中开凿出来的。
教堂顶部的玻璃屋顶以铜网架支撑,正中锥形尖顶用2厘米宽、共22公里长的紫铜条盘缠而成。
白教堂、红教堂、岩石教堂都很有代表性,典故不少,好多博友都已介绍过了,我这里就略去不提啦。

以音乐家名字命名的公园:西贝柳斯公园。西贝柳斯(Sibelius
1865—1957 )被尊为“芬兰音乐之父”
。在西贝柳斯一生创作的大量作品中,最著名的是描写芬兰人爱国热情的交响诗《芬兰颂》。
音乐家首先要有一对特殊的音乐耳朵,在我看来,这个雕塑家对音乐的认识算是最最深刻的了。试想如果脑袋周围盘绕一些五线谱之类的形象,那这个雕塑作品就一般般啦。
纪念碑由600余根高低错落的银白色不锈钢管组成,酷似一架巨型管风琴。
纪念碑的小型复制品被联合国大厦永久展出。
每隔一段路就会有一个漂亮的街心花园。
这是芬兰民族诗人鲁内贝格,芬兰国歌《祖国》的歌词就是他于1846年所作。
雕塑的头顶是鸟儿最佳歇脚处,一只方走,另一只即到。
芬兰的历史也是不断易主。
两年后由芬兰著名作曲家帕修斯为鲁内贝格的《祖国》作曲,再后来则被确定为芬兰国歌。
我有芬兰语唱的男声无伴奏合唱的芬兰国歌《祖国》,只是不知用什么方法传到博客中。
附:
芬兰国歌《祖国》的歌词
MAAMME
祖国
(原诗篇有11节,官方歌词为第1节和第11节。)
1
Oi maamme, Suomi,
synnyinmaa,
我们的土地,芬兰,我们的国家,
soi, sana
kultainen!
为无价之名高呼!
Ei laaksoa, ei
kukkulaa,
没有峡谷,没有山丘,
ei vettä, rantaa
rakkaampaa
没有接近海岸的湖泊
kuin kotimaa tää
pohjoinen,
作为北方的故乡,
maa kallis isien.
如父亲般高贵的国家。
11
Sun kukoistukses
kuorestaan 在寒冷中百花齐放
kerrankin
puhkeaa;
你再一次崛起;
viel' lempemme saa
nousemaan
愿我们的爱逐渐升华
sun toivos, riemus
loistossaan, 你的希望,欢乐与荣耀,
ja kerran laulus,
synnyinmaa
愿献给祖国的歌声
korkeemman
kaiun
saa.
在高处回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