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游(01)旧金山--迷迷蒙蒙的山城雾都
2013年5月16日始,我参与了为期17日的美国西部+黄石的旅游,同行基本是退休老同志了,行程松宽一些。此行我带的相机是刚买的尼康D800,镜头带16-35、70-200两支,犹豫再三仍然带上沉重的三脚架,快接近参加摄影团了。
5月16日,天下大雨,7:00赶到集合地,旅行社大客车送我们到上海浦东机场,下午1:30从上海直飞美国旧金山。在飞机上熬过14个小时后于当地时间5月16日9:30抵达了旧金山,取了行李再等美国人斯条慢理地办完入境手续,都快中午了。与当地导游接上头以后,美国西部的旅游就正式开始啦,老金的汇报,自然还是图多字少。

旧金山市是海边山城,不少是大斜坡的街道。我们首先参观的便是“九曲花街”,资料称:
旧金山九曲花街(Lombardstreet)是世界上最弯曲的街道。当初在19世纪20年代的时候,是为了使繁忙的交通有所喘息而设计建造的,如今却成为旧金山最吸引人的一条街。Lombard街其实很长,在Hyde街与Leavenworth街之间的一个很短的街区,却有八个急转弯,因为有40度的斜坡,且弯曲像“Z”字形,所以车子只能往下单行。街道上遍植花木,春天的繍球,夏天的玫瑰和秋天的菊花,把它点缀的花团锦簇。



连续的乘车乘机,迷迷糊糊的,居然错过了山城另一奇观--旧金山的有轨缆车。闻名天下的旧金山有轨缆车系统是由苏格兰工程师于1873年设计的。缆车搭在持续前移的钢缆上,钢缆被放置在大街的中心线上,平均运行速度为每小时30公里-40公里。现在仍然有三条线在运营,据说,日落时分,跃上一辆老字号的木制缆车,就像来到了一张造访100年前旧金山城市生活的车票。朋友以后去时,最好不要错过哦。

美国旧金山艺术宫是座仿古罗马废墟的建筑,原建于1915年,本是为了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所盖,当时曾吸引了1800万游客参观,因考虑到这只是为了举办博览会而建的临时建筑,所以工程师以一些简单的建材(石膏及纤维的混合物)来搭建,在会后就被废弃。后有支持保存艺术宫的人士收集了33,000个签名并且筹集了三十五万美元的经费来重建艺术宫并使用永久性的建材,原本应该拆除的艺术宫在旧金山居民的反对下而得以保存下来。

旧金山三面环水,是典型的凉夏型地中海式气候,又被称为雾城、雾都。我们的下一站是被视为旧金山的象征的“金门大桥”,但大桥被云雾笼罩着,难觅一丝踪影。
我们的车子在浓雾中驶过金门大桥,在海峡对面下车回望,雾锁大桥。

浓雾中的“恶魔岛”,这是旧金山渔人码头北面的一座小岛,是扼守旧金山湾的要冲。恶魔岛最早是被印第安人发现的,当时作为印第安人出海捕鱼的中转站,被称为天使岛。

其实,浓雾主要聚集在海面上,过桥后转个弯就有了太阳。上图五位老人在公园长凳上晒着太阳闲聊休憩,一只海鸥在他们面前度来度去,更为淡定。

金门大桥(Golden
Gate
Bridge)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孔吊桥之一,在淘金热的时候,这座桥如同是通往金矿的一扇大门,因此被命名为“金门大桥”。我们返回到大桥公园,拍了几张雾中的桥墩。

上图有一段当年造桥留下的钢索实物;浓雾中一艘观光船绕着桥墩航行。
金门大桥已不是世界上最长的悬索桥,但它却是最著名的。金门大桥的巨大桥塔高227米,每根钢索重6412公吨,由27000根钢丝绞成。1933年1月始建,1937年5月首次建成通车。
据说每年在金门大桥上跳海轻生者难以统计,这也是它出名的原因之一。
我们等不了雾散了,就此告别大桥吧。车子开上高处,鸟瞰旧金山市。
换上70-200的长焦镜头,拉近细览。


这是旧金山市政厅对面的广场雕塑。这组雕塑名为“早年的日子”,基座上镌刻着“1848”,以纪念为开发旧金山历尽艰辛的华工。雕像中有些扎着辫子、戴着毡帽的中国男人。
不过雕塑群的主雕塑是位女性,那不是中国人。美国法律曾规定:华工的女眷不得到美国来,以免在美国繁衍后代。就是说,当苦力可以,像美国人那样生存下去却不行!
旧金山市政厅的圆顶模仿巴黎荣军院的巴洛克穹顶,是世界第5大穹顶,高达93.73米。
1954年,乔·狄马乔和玛丽莲梦露在市政厅结婚。
1978年,市长乔治·莫斯科尼和哈维·米尔克在此被丹·怀特杀害。
2004年2月12日到3月11日间,刚刚上任的市长加文·纽森和其他官员开始发布同性婚姻证书,成为美国同性婚姻问题的焦点。在加州最高法院裁决违法前,共有4161对同性伴侣领取了结婚证。
美国人搞西部大开发,特别突出“牛仔精神”,华人的作用却不大提起。不过在旧金山,可能是例外。
一会儿云里雾里,一会儿艳阳高照,天真蓝,空气真清新。

旧金山渔人码头(Fisherman's
Wharf)是旧金山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这里还有许多商场,购物中心和饭店,这个大螃蟹是代表性城市雕塑吧?


渔人码头区域内有个小舞台,有人在表演杂耍逗乐。观众乐得前仰后翻的,我们听不明白,从表演者姿势看觉得观众的“笑点”实在有点低。

一群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在码头游玩,然后集中坐在路边地上吃晚餐。晚餐多是自带的汉堡,很简单,这么多人吃饭很安静,没人走动,地上很干净,无杂物纸屑。一群鸟儿在旁边静静地盯着这帮孩子,一无所获,感到很失望。


黄昏暮霭中的金门大桥。
金门大桥是世界上无数桥梁中最繁忙的桥梁之一,每天都约有10万辆汽车从桥上驶过。
恶魔岛的传奇历史始于1937年,当时的美国政府将恶魔岛做为男监,囚禁恶名累累的重犯,一时间,随着芝加哥“教父”卡邦、“鸟人”史特劳德和“机关枪杀手”凯利等人被收押岛上,关于恶魔岛的各种传闻也不径而走,恶魔岛成为美国最阴暗最神秘的一个孤岛。
恶魔岛四周水流湍急冰冷,加之鲨鱼密集,如无交通工具决不可能逃离岛外。尽管如此,史上还是发生过14起逃狱事件,其中只有2人未被重新逮捕归狱,但他们从此音信杳渺,生死之谜至今未解。这些传闻现在都已成为关于恶魔岛上的谈资。
1963年,恶魔岛的监狱停止使用。1971年,恶魔岛正式作为国家公园,对公众开放。

昔日的恶魔岛看上去还挺像一艘货船的。

当1989年第一群海狮来到渔人码头后,当地政府决定放任它们自由生息,此后越来越多的海狮来到渔人码头,这里俨然成了海狮们的家园。

这个以一群体气臭味熏鼻、嗷嗷叫声不断的海狮构造的景点,很快在世界走红,闻名遐迩,成了旧金山观光旅游业的一张耀眼的名片。据2003年有关组织公布,这里的海狮数量已经达到了1700多头。

入夜前,公海狮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其它公海狮从浮箱上推下去。撕咬声、恐吓声、助威声、宣示声,不绝于耳。被推下海水的海狮总不甘心,不时冷不丁的一跃而上。

到2009年底,20年过去了,这群在旧金山渔人码头居住了20年之久的海狮,一夜之间,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去向也不明。这使有关专家感到极大的困惑,也给人们带来许多猜测和遐想。

后来,到2010年4月的一天,人们突然发现渔人码头海狮园的木排上有100多只海狮在活动。冷清了4个多月的渔人码头海狮园,即刻恢复了往日的热闹。这回归的100多只海狮,不仅给人们带来喜悦,还带来了期盼和希望,盼望出走的海狮都能早日回归,能永远定居在旧金山。

我们被安排在渔人码头吃晚餐,所以在此自由活动的时间比较多,没事就拍些海狮打斗场面玩玩。我时时关注黄昏天色,满心期望能遇上完美落日,但今天看来是不大可能了。


入夜前的天象。

我们在旧金山市的时间实际上只有半天,据说在旧金山,你可以看到专以造型取胜的街头艺人,有的把全身漆成五彩斑斓,有的扮成巫婆、小丑甚至黑色幽灵;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头上红绿头发的年轻人招摇过市,公然在街头拥吻的同性恋情侣。在这里,任何的标新立异都不会招来旁人的侧目,每个人都可以是特立独行的楷模。要是有时间,捧个相机到大街逛逛,估计会有不错的街拍收获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