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松阳河

(2015-09-29 23:43:34)
标签:

灵寿

千年古县

中山古都

历史文化

分类: 千年古县

 

松 阳 河

 

松阳河是灵寿县境内第二大水系。它由松河、阳河(又称松水、阳水)两支流汇流而成。

松河源出圣水洼,经宅里、白石、下邵、护驾疃等村,穿坡岭、泻沟汊,到朱乐一带,趋流平缓,东南流至武凡同村东北与阳河汇流。

    阳河源出万里村西北泉水涧,经菅村、阜安、狗台等村.至武凡同与松河汇流。汇流后称松阳河,继续东南流,过大吴庄、西关、县城南关、东合村、胡庄入滹沱河。

    明朝以前,松河和阳河这两条河,原是各有水道,松河偏北,阳河偏南。阳河循今之河道入滹沱;松河则从朱乐东流,至县城东北傅家坟岭西,入淤泥河,穿文兴桥,过岗头村,南泻入滹沱。

    松、阳两河的分合是由灵寿的地形决定的。

灵寿地形以鲁柏山为界,分山前(山南)山后(山北),山后为慈河水系,山前又以燕川西南岭为界,燕川西南岭东北之水都入慈河,而燕川西南岭西南之水另成水系。燕川西南岭向东南延伸形成的丘陵带经柏山,到刘庄、塔上、菅村,在三乡交界处的东西两侧形成松河和阳河、塔上河(支流)三个水源,塔上河流入平山,而松水、阳水被隔在丘陵东西两侧,丘岭继续向东南平衍,到阜安、下邵以下,更趋平缓,至朱乐一带成为平原。至此,松河、阳河才有合流的可能。

松、阳二水自西北丘岭流出,都是涓涓细流,波澜不惊,大旱之年时有干涸,雨季则水从坡下,洪由沟涌,汹涌澎湃,拔树淹村,酿成灾害。松河、阳河这两条原不相干的河水,缘何合二而一?这里还有一段历史公案。

    松河源头圣水洼,原系一长年不竭的清泉。泉水汨汨,沿石罅(xià)淌漾,细流潺潺,迂曲而下。每到雨季,坡岭泻水,松河陡涨,水波滚涌、竞成巨流。滔滔河水,到朱乐一带,从韩白朱乐到南朱乐,地势开扩,常水溢出漕,泛滥成灾,村民叫苦。南朱乐村东大片平原,地沃土肥,庄稼长得好,而每当秋收在望,即遭水淹沙压,农民一年辛苦,成为泡影。

    明朝末年,南朱乐有蓝姓人家,良田数顷都在村东一带,常年遭受水灾,苦无良策。时,主人公任御史官,乡里威望甚高。蓝御史经过勘察,与各村族长商议,从韩朱乐村往南,挖一水道,引松河水直流南下,避开河水东流冲淹土地,得到大家支持。各村向村民宣扬开水道的好处和蓝御史的爱民之心,村民感激,趁旱季水枯,抓紧开工。不一月,渠道开成,雨季到来,河水直向南流,与阳河汇流。

    松阳合流,水势猛涨,却淹没凡同一带良田。凡同人不甘受害,奔走呼号。蓝御史官势显赫,家资富有,凡同一带村民无所作为,求助于乡党傅永淳。当时傅永淳任吏部尚书秉执朝纲,权倾天下,闻蓝御史开河道,改水流,破风水,淹下游,实属蔑上欺下,于理难容,又经下游村民一再哀恳,遂奏明皇帝,蓝御史私开河道,扰乱民生、有图谋不规之心。皇帝最忌“图谋不规”,便立即降旨,抄拿蓝御史全家。蓝御史本想便民开渠,不致获罪,孰料事态发展,竟致犯上作乱,罪不容恕。于是,一夜之间,率家人四散潜逃。新水道既成,难以堵塞,松阳合流.一泻而下。从此,南朱乐村无一蓝姓,该村南姓人家与蓝姓谐音,怕受株连。也随后逃亡。   

    这是历史上关于松阳河的一个传说。也是松阳合流的由来。至今朱乐至武凡同一段河道,一条直线而南,明显保留着人工开挖的痕迹。

历史上,河水横流,十年九漫,漂流激荡,无年无灾。蓝御史防涝宣泻,亦属筹谋对策,于己于民,都有好处,但他没想到有利就有弊,有得必有失。解放后,沿松阳河水系,人民大兴水利,修建许多水库,如阳河上有万里水库、凤凰山水库、王阜安水库;松河上有宅里水库、白石水库、护驾瞳水库。这些水库都是根据地理形势与灌溉需要,筑坝拦洪,蓄积河水,旱时灌溉,涝时蓄水,既防洪又防旱,这才是根治水患的良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