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3/bmiddle/86a1adf9ta8f04d0c7d42&690
图1 獾损坏的玉米
“雨——,爸明天要去北京卖老玉米,你去不去?”“那我们吃什么呢?”
当我告知娇儿,我明天要出远门,他的本能反应是怕卖光了,我们没得吃。大约有十多年了,只要老玉米一熟,我们每天的主食必然是它。一是方便,二是太好吃了。
http://s13/small/86a1adf9ta8f06af538ac&690
图2
雨在啃棒子
图3 来的小朋友在品尝甜玉米(翻拍)
记得九十年代末,我还在系里上课,送了我们教务员四根老玉米,害的她老爸爸骑自行车满街跑着买白糯玉米,但每次煮好一尝,都只能是增加了一次失望而已。她爸说,不知道王老师的老玉米咋恁好吃!
国外的客人,国内的朋友,凡是7、8、9月份的来宾,招待的第一选择,当然是老玉米。一大锅,一次煮50根棒子是常事。
http://s8/small/86a1adf9ta8f04ab633c7&690
http://s5/small/86a1adf9ta8f05a5dcaf4&690
图4
大锅下烧棒子,大锅里煮棒子 图5 07年为进山外宾准备的早餐(翻拍)
7月19号,IT合作社来了四位朋友,我打了泉水,到田里掰了10根甜玉米,15分钟就煮好了,甜玉米特嫩,可当水果生吃。一般开锅3-5分钟即可,煮久了,甜味全散进水里。
从微博看,似乎他们认为此午餐太简单,岂不知,我在考试他们,检验一下他们的品位。对胡吃滥喝之徒,恕不招待。我们认为他们糟蹋了如此纯洁的粮食。临走时,他们买了14根老玉米、4个紫茄子、4个圆白菜,共计220元。这是绿龙山庄建立以来,第一笔真正意义上的买卖。
此后,从一些朋友处得知,王老师的玉米好吃,就是太贵。从7月19号开始,到7月24号,总计卖出26根,送出40根,我们一家三口吃了40跟,合计106根。我们一家三口是拼命吃,为什么?因为还有另一种比人更精明的动物——獾,他们更识货。从21到23号三个晚上,共吃去约120根。太好吃了,它们叫上伙伴成群结队而来。
http://s8/small/86a1adf9ta8f088705e37&690
http://s3/small/86a1adf9ta8f05e8a5602&690
图6
獾吃的玉米 图7
夹子夹到两只大山鸡(翻拍)
准备卖老玉米这块地约种3000棵棒子。第一批是早熟的小甜玉米,第二号是大甜玉米,第三号是白糯玉米,口感各异。如果不加特殊看管,这块地里的3000棵玉米,将全部进入一群獾、貉子、山鸡的腹中。獾吃剩的,掉在地上的残棒、散粒由山鸡来收敛。估计每天晚上约来10-15只獾。每年在严加防范的前提下,仅獾一族要祸害我1500-2000斤玉米。
獾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太太笃信佛教,如何处置他们,我们家三口就三种意见。不过我已经给苏西妈发了帖子:纯天然的獾肉每斤150元。(獾虽然是野生动物,但它们吃的农民的玉米中饱含化肥农药)绿龙山庄大约生活着30-50只獾,2500-3000只山鸡,200-300只野兔,还有……等着吧,不久我捉到獾,给大家发张照片,这么令人讨厌的动物,看样子蛮可爱的。
http://s9/small/86a1adf9ta8f0627db0e8&690
图8
为苏西妈带来的小朋友准备的小吃
图9
北京来的客人(翻拍)
这样美丽的地方,把粮食生产出来,从种到收,光看护的费用就等同于或高于山外农民种一茬庄稼的费用。我经常同妻唠叨,你要吃原生态的,你就别怕花代价。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自从进山后,我们家还真没吃过家禽肉,吃的净是山鸡。有时还把捉到的、来不及吃的山鸡放掉。干活的农民都笑我傻,他们说挖坑埋了也不能放,放了它照样回来祸害你。但它们也是一条命,它与我们共生共存。
写完“共生共存”四个字,我抬头凝视前方,突然看见前边水流中水花四溅,我眨眨眼,以为自己看错了。不!确实是条鱼。我生怕它跑了,手忙脚乱的把相机装上电池(我正在车上充电,同时坐在后座写博文),立刻下车,赤脚跑了过去,拍了这张照片,呈现给大家。对不起,拍完后,我把这条鱼给放了。
http://s4/small/86a1adf9ta8f0a883ef03&690
图10
王老师抓拍的鲤鱼
图11 暴雨造成的瀑布
24号晚上,下了大半夜暴雨,我可能因此损失8-10万元。但我很高兴,到处是哗哗的流水,满山遍野的瀑布,下期博客我将与你一起分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