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投资策略》连载(12)动量反转量化选股—追涨还是杀跌?
(2012-05-08 17:39:59)
标签:
杂谈 |
(12)动量反转量化选股—追涨还是杀跌?
动量与反转效用是市场上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所谓动量效应就是在前一段时间强势的股票在未来一段时间继续保持强势;反转效应就是前段时间弱的股票,未来一段时间会变强。但问题的关键是这个强势和弱势会保持多长的时间,和多大的幅度,这是动量反转策略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动量策略就是寻找前期强势的股票,判断它将继续强势后买入持有,反转策略就是寻找前期弱势的股票,判断它将出现逆转后买入持有。
行为金融学
(1)羊群效应。羊群效应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观察并模仿他人的交易行为,从而导致一段时间内买卖相似的股票。在信息高度不对称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无法直接获得别人的私有信息,但却可以通过观察机构投资者的买卖行为来推断其私有信息,此时容易产生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出现群体压力等情绪下贯彻的非理性行为。
(2)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是投资者对信息反应的两种情况。人们进行投资决策时存在两种错误范式:其一是选择性偏差,即投资者过分重视近期数据的变化模式,而对产生这些数据的总体特征重视不够,这种偏差导致股价对收益变化的反应不足。另一种是保守性偏差,投资者不能及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修正自己的预测模型,导致股价过度反应。
而在我国市场上,热点的切换以及投资者偏好会经常发生转变,也使得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在一段时间内能反复出现。
阿尔法动量模型
(1)阿尔法动量
从量化投资的角度来说,积极型股票投资者的目标可以理解为寻找正的alpha动量,这个过程通常是通过基本面分析来完成。而动量模型的目标是通过数量方法寻找到股票持续的正的alpha,量化投资方法可以观测到通常投资者不容易观测到的股票细微变化,同时也可以观察更多的股票,快速建立投资股票池,帮助投资者选择股票。
在正常情况下股票的alpha 不会长期持续不为0。这是因为一只股票如果估值有偏差,那么在被人发现以后,alpha 就会迅速归零。股票一般不会总是被低估或者高估,它的alpha 有时表现为正,有时表现为负,这也是为什么使用常规的方法在市场中通常难以发现股票具有明显持续的alpha。
因此动量策略的目标是从股票市场上千只股票的大海中筛选出这样的股票,当它出现正(负)的阿尔法时,之后的阿尔法也会为正(负)。找到以后,便可以使用对应的策略进行投资,因此这种筛选股票的策略称为阿尔法动量策略。
动量策略
初始投资组合的构建:以2002年1月第一个交易日为初始投资组合构建日,选择待选股票池中2001年6月第一个交易日至2002年1月第一个交易日间累计涨幅最大的前10%股票,等权重配置作为初始投资组合。
组合的再平衡:持有投资组合9个月,以到期后当月的第一个交易日为再平衡日,将投资组合中的股票调整为再平衡日前6个月内累计涨幅最大的前10%股票,同时将新投资组合内样本股的权重调整至相等。重复上述过程,直至2009年6月1日。
考虑交易成本以后,在长达7年多的回测过程中,(6,9)动量策略取得了226%的累计收益,远高于同期沪深300指数取得的117%的累计收益。
反转策略
初始投资组合的构建:以2002 年1 月第一个交易日为初始投资组合构建日,选择待选股票池中2001年11月第一个交易日至2002年1月第一个交易日间累计涨幅最小的前10%股票进行等权重配置作为初始投资组合。
组合的再平衡:持有投资组合1个月,以到期后当月的第一个交易日为再平衡日,将投资组合中的股票调整为再平衡日前2个月内累计涨幅最大的前10%股票,同时将新投资组合内样本股的权重调整至相等。重复上述过程,直至2009年6月1日。
考虑交易成本以后,在长达7年多的回测过程中,(2,1)反转策略取得了260%的累计收益,远高于同期沪深300指数取得的117%的累计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