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揭开千古之谜五代宫廷柴窑瓷器(组图)

(2016-12-26 04:35:51)
标签:

转载

还有仕女纹饰。其中最主要的不能仿制的物证是千年时空特征,即釉下老化痕迹等微观物证。有了这微观物证,谁来试试如何反驳。

周世宗柴荣(921959)是五代中最有作为的政治家、軍事家、改革派、艺术家。据传柴窑在河南郑州,是周世宗所创,在制瓷的当日请他颁器式时,周世宗批其状曰:“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从此就烧岀了“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的柴窑瓷器。柴窑瓷器在宋代已极难得,明代一块柴窑残片都难求,有“片柴值千金”之说。 

实物的具体时代特征是认识研究器物真伪的基础,事实证明以实物的时代特征来认识器物的真伪最为可靠正确,笔者始终认为真品是时代的代表,赝品不能穿越时空。

笔者收藏的五代宫廷柴窑瓷器今天公布于天下,揭示它的时代特征供人们鉴赏。这是藏家千年的缘分,这是收藏界千年的喜事,这是现代人们欣赏柴窑瓷器很幸运的事。

   五代宫廷柴窑瓷器的时代特征如下:

1.五代宫廷柴窑瓷器是采用失蜡法工艺制作,胎釉厚度最薄者仅有1.35mm。对柴窑“薄如纸”的形容包括了胎釉的厚度,并非指胎或釉单独的厚度。

2.五代宫廷柴窑瓷器的釉中有无气泡和有气泡两种。

3.五代宫廷柴窑瓷器的釉中无气泡者胎壁不透光或微透光,釉中有气泡者胎壁半透光(均用强光电筒近壁照射)。

4.手敲五代宫廷柴窑瓷器发声如磬。

5.五代宫廷柴窑瓷器的胎质是瓷胎(单一的瓷石),胎质坚致细润洁白。五代宫廷柴窑瓷器的圈足并非粗黄土足(个别圈足呈淡黄色是因垫烧时造成的,有的圈足和口沿涂有黑色料)。

6.五代宫廷柴窑瓷器的内外彩色釉一致。

7.五代宫廷柴窑瓷器釉色多为红、蓝、绿、黄等色。

8.五代宫廷柴窑瓷器的纹饰有三种:一是凹凸的模印纹饰,𠄞是釉下彩的鸟、魚草纹饰,纹饰工艺采取勾勒法,先着淡红色,后再用黑色在淡红色上勾绘岀魚的体形、鱼鱗、魚鳍等图案。这种勾勒法的釉下彩纹饰应属五代首创。三是以动物与兵器造型的双耳纹饰装饰。

9.五代宫廷柴窑瓷器釉面有细开片纹或大开片纹。

10.五代宮廷柴窑瓷器底部均有篆字体的“柴”和“官”字款识。落款程序:在器物刷好釉和透明釉的釉面上,将事先用绸布或纸写好的字款贴在器物底部釉面上,用黑色或酱色料刷成长方形框上好透明釉,经烧制后款识在黑色或酱色中就显岀釉色的字款。工匠时有将“柴”、“官”字贴反了的字款现象。这种款识是五代宫廷柴窑瓷器的首创和特色。凡是黄釉的瓷器底款均为“柴”字。这些款识否定了前人论述的 “宋以前之古瓷均无款识为记”的说法。

11.五代宫廷柴窑瓷器造型秀丽典雅,精美绝伦,瓶类器物大多有双耳装饰。

12.五代宫廷柴窑瓷器多属陈设器和少部分实用器。

13.五代宫廷柴窑瓷器有一部分是矿物质釉,与北宋宫廷“易定”瓷器的釉质特征相同。

14.五代宫廷柴窑瓷器均为琢器,多为瓶类。

 对五代宫廷柴窑瓷器的鉴定与分析:

1.五代宫廷柴窑瓷器产生的年代正好在失蜡法工艺制瓷的年代之内(隋朝至北宋)。南宋、元代以后朝廷基本不采用失蜡法工艺制瓷。

2.五代宫廷柴窑瓷器的两种特征是不能逾越,一是胎釉的总厚度在1.35mm的情况下,胎釉不透光或微透光。二是有部分瓷器的彩釉无气泡。看一下除了北宋“易定”瓷器有这两种特征外,北宋以后的任何瓷器均达不到这两种特征。

3.五代宫廷柴窑瓷器是“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四大特征(优点)的典型代表。

4.五代宫廷柴窑瓷器为什么有“柴”和“官”两种款?有两种解释:一是“柴”款瓷器是皇宫柴荣皇帝把玩陈设赏瓷,而 “官”款瓷器是朝廷大臣们或宫殿或軍政机构的用瓷。二是“柴”款瓷器是早期的,因皇帝姓柴,柴窑是柴荣皇帝首创,因此第一批瓷器打“柴”款有道理。但后来皇帝或朝廷认为打柴姓款有些不妥,因为这种瓷器是代表国家,打“官”字款较贴切,它能代表朝廷和统治集团的各行政部门。笔者倾向于前者。

5.五代宫廷柴窑瓷器为什么有红、黄色釉?这就是我们如何理解周世宗皇帝为柴窑批状“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两句话十四个字的妙处在于“青”和“者”两字。一般人认为雨过后天空只是云破处的天青天蓝的景色,但是雨过后的天空中还会岀现彩虹的自然景色。人们知到彩虹是多彩色的,而岀现彩虹的天空不会有乌云的也称为云破处。“者”是数词,如作者、学者、记者、藏者等。而雨过天空多种的彩虹色也可称者。因此将这种彩虹的多种颜色包括岀现彩虹时的天空颜色等的这种景色色彩作为瓷釉标准。还有一种说法,烧瓷是“北白南青”,北方烧的白釉瓷占多数,而南方烧的青釉瓷占多数。我们可以认为除了白釉以外的其它彩色瓷统称为“青瓷”的“青”。因此对周世宗皇帝的“青”和“者”字就能全面正确的理解五代宫廷柴窑瓷多色彩釉,将宫廷柴窑瓷器多色彩釉形容“青如天”是恰当的。

6.对于“明如镜”的理解是宫廷柴窑瓷器因胎釉极薄其表面不能有刻花纹饰装饰,五代已经有了成孰的描金刻花纹饰工艺,但宫廷柴窑瓷器是蜡胎面,釉表面如镜面一般的平板光亮,透明釉历千年而莹泽如新,因此,后人把它形容“明如镜”是有道理的。

7.五代宫廷柴窑瓷器上的魚草纹装饰,魚鳞形状是典型的唐、五代时期流行的龙鳞、魚鳞形状:以斜方格组成网状鳞片。

8.五代宫廷柴窑瓷器胎质和釉质与北宋“易定”瓷器的胎质釉质基本相同,这说明北宋“易定”瓷器的彩釉不是首创而是继承了五代釉种。五代至北宋的更迭是和平过渡没有发生大的战争,五代首创的柴窑烧瓷技术和秘诀才得以保护,北宋才顺利地继承了五代特殊釉种。以“易定”瓷器釉质证实了这一事实,但北宋“易定”瓷器的釉质配方随北宋王朝的灭亡而消失。北宋以后谁朝能仿岀五代、北宋的不透光无气泡的多色彩釉?柴窑多色彩釉是周世宗皇帝对柴窑批状的结晶。因此根据以上各特征的五代宫廷柴窑瓷器符合时代制瓷风格,它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它是千古之谜的现身物,它是中华陶瓷的瑰宝,它是中国的顶级国宝,它是世界稀罕的文物艺术品。

9.关于柴窑地址是学术界一直有争议的问题,笔者坚持认为它的窑址在景德镇的可能可性较大:一是只有五年的时间重新建个柴窑不太现实,二是景德镇有烧制青瓷的技术和经验,三是在唐朝开始就有在景德镇烧制御用瓷器的先例,四是景德镇附近有优质的瓷石原料,五是从五代宫廷柴窑瓷器的胎质坚致细润结白特点看正符合景德镇优质的瓷石原料。六是上千年的景德镇旧窑址不易挖掘岀五代宫廷柴窑瓷器的残片。

 

http://s8/middle/501d155axbb975b9bb0a7&690

http://s15/middle/501d155axbb975c0063ce&690

http://s7/middle/501d155axbb975c360946&690

http://s1/middle/501d155axbb975c807bc0&690

http://s12/middle/501d155axbb975cd1484b&690

http://s2/middle/501d155axbb975d1ae6f1&690

http://s14/middle/501d155axbb975d602bfd&690

http://s5/middle/501d155axbb975da0a314&690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