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昌旺老师简介

(2016-03-15 17:24:41)


章丘四中创新教师李昌旺助万千学子敲开创新之门

发布时间:2015-09-28   来源:济南市科协   作者:李菲菲    浏览次数:698

   《创新,让你与众不同》,这是章丘四中教师李昌旺于2009年在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创新课自编教材。就如这本书的名字一样,李昌旺的教师生涯也因创新变得与众不同。在创新力量的驱动下,他从一名普通的物理教师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创新课教师,不仅培养了大批创新人才,还把创新教育推广到更多学校。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创新,他拥有的国家专利已达10余项,现为中科院“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科技与创新教育讲师团副秘书长,中国发明协会会员,全国十佳创新名师,济南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国家自然基金委课题“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深化探索和成果推广”课题组副组长。

  物理课上自制教具

  走上钻研创新课程之路

    今年39岁的李昌旺2000年于烟台师范大学(今鲁东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后,成为章丘四中一名物理老师。在物理教学中,为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本内容,他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了很多教具,如平抛运动演示仪等。上课时,他利用这些教具演示抽象的物理现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在李昌旺的精心指导下,他的学生在2003年济南市创新大赛中斩获了一等奖,但李昌旺认识到:与其付出大量时间去辅导一名学生参赛,不如去挖掘更多学生的创新潜力。于是,2005年起,他便开始专心钻研如何上创新课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李昌旺的想法与章丘四中秉持“以师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和民族未来负责”的办学理念相一致,也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为大力开展科普教育,积极探索教育创新,学校从全国各地聘请专家进行授课,专家们灵活多变的讲课方式,让李昌旺意识到这就是自己一直在苦苦追寻的东西,从此便进入了这个神秘的领域:创造力开发与培养。在这里,他发现人人都有创造力,而且经过精心培养,人的创造力能提高70%-300%。李昌旺认真向专家学习,购买了大量创造学书籍自学,并多次参加省市举办的科技人员培训班。在逐步掌握了创造学的基本理论和上课的技巧、方法后,他开始独立给学生上课。

  出版自编创新课教材

  学生创意专利井喷

    2005年起,李昌旺不再教授物理学科,而是全身心投入到创新课中。每次备课,他都会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从新闻中、科技节目中、书本上,甚至从综艺节目中用心收集相关案例,作为课堂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力的有力工具。刚开始上课时,由于没有专门的创新教材,学生们只能边听边记笔记,为了使自己的创新课更加系统,学生在学习时有本可依,李昌旺决定自编一本创新课教材。2009年,经过四年多的编辑整理,他的《创新,让你与众不同》一书终于出版,并正式作为四中创新课的教材,沿用至今。

    2006年,李昌旺的创新课成为章丘四中正式课程之一,列入所有高一新生的必修课。在他的课上,学生们的想象力被充分调动起来,整节课总是让学生处于一种既紧张又兴奋的状态中,他还通过班级竞赛等方式迅速打开学生思维,有的学生从对创新一无所知到能提出几个创意,再到创意如泉涌,学生都惊讶于自己的变化。20091班学生皇甫晓洁这样描述自己在创新课上的感受:原来砖头还有那么多的用途,原来笔记本电脑还能设计成足球的样子……如果不到四中,我可能永远也发现不了自己还有创新能力。据了解,四中2009级学生提出创意达到1.5万项,潘煜同学一个人提出200项,几十名学生提出创意超过100项,这一级学生申请专利达到540余项。截至目前,李昌旺老师给10000名学生上过课,学生创意达到50万项,专利申报成功4500余项,1000多个创新成果在各级各类创新大赛获奖,多项专利转让生产,拥有专利的学生在报名自主招生考试时具有极大的优势,记者了解到,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章丘四中应届毕业生依靠专利获得自主招生考试资格的学生占到五分之二左右。

  跟踪研究学生发展

  创新理念造就创新型人才

    学生在接受了创新教育之后对其日后的成长有没有帮助呢?李昌旺也一直对学生进行跟踪研究。2005级的索元震在高中积极参加创新活动,获得专利一项,是第二届四中小发明家。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后更是一发而不可收,创新方面的才能完全展示出来:大一下学期负责的一项校大学生创新基金重点项目“基于红外检测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反馈式开关的研制”顺利结题并被认定为优秀;大二上学期承担一项国家大学生创新实践性项目“一种零功耗待机开关的研制”顺利结题;以发明人身份成功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四项;2010年获得“保利协鑫挑战杯”第六届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特等奖,同年获得全国挑战杯金奖,由于创新能力突出获得上海交大硕博连读资格。

  李应心是章丘市第四中学2009届毕业生,高中期间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6项,发明专利1项。20137月,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工作,工作期间专注于科技创新。一年的时间里,设计出了“一种高度可调周转式楼梯”、“混凝土自动养护装置”、“一种塔吊用安全照明装置”等共11项专利,全部授权,并且有多项转化生产,被称为“工地上的小发明家”,突出的业绩获得公司领导的高度评价。像索元震、李应心这样的学生有一大批,这更印证了李昌旺最初的观点,创新教育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李昌旺认为,创新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科学家和发明家,而且开发学生创新潜能,完善学生人格,使之成为国家急需的创新型人才。

  600所学校加入创新教育联盟

  创新教育远播全国

    李昌旺独自一人为学生上了8年创新课,2013年,四中成立了创新工作室,在李昌旺的指导和帮助下,另外三名教师加入到创新课程中来,壮大了教师队伍。通过几年的实践,李昌旺深深认识到创新教育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也知道自己势单力薄,只有将这种教育推广出去,培养更多的创新教师才会成就更多的学生。2011年暑假,由学校和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联合举办了全国青少年创新教育骨干教师培训。李昌旺担任主讲,他与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名老师面对面交流,将自己几年来探索的心得、体会,毫无保留的传授给老师们,并认真讲解创新思维、创新技法、创新实践、创新竞赛和自主招生,认真解答老师们的问题。在开学一学期后,他通过电话对实验学校进行调查了解,80%的实验学校已经开始上课,有的已经小有成果,例如青岛开发区致远中学在开始创新活动后学生创意达到45千份,申请专利达到100余项,在交谈中学校领导感到非常激动。另外山东鄄城一中、邹平一中、威海二中、博兴二中、云南开远一中、广东深圳福田中学等学校均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记者了解到,2011年到2015年,章丘四中先后举办了四届全国青少年创新教师培训大会,组建了全国创新教育联盟,截至目前,全国已有600多所学校加入,培训科技教育教师上千名。优秀创新型学校不断涌现:河南省西峡一高、重庆彭水一中、湖南湘乡四中、大连三中、广东罗村高级中学、云南开远一中、山东阳信一中等学校都成为在当地响当当的创新名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