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文艺 |
一开头,看似答非所问的对话,现在回想就是主题,更是首尾呼应。穿插的脏乱,生活化的,过去的印度,象我小时候的成长环境。小小PI对信仰的追问,更强烈的带入感,小时候的我有更深的疑问,但是没有白衣教士解答。所以我现在去海上,去寻找。去自然的深处寻找存在的意义,这是每个苦闷的人类,共通点吧!梭罗,拿把斧子在林间湖边,就找寻到一本影响世人的书。好吧!我漂泊8个月,仍然像个毛躁小子。清静只有在大海中间的短暂时间。
PI和老虎相遇,面对时的感觉,我在面对狗狗,猴子也有。大家都是有灵魂的,不过在不同的世界。
派早早就建立信仰,自以为寻找到更高的那个依靠,可以俯视世界。
下面是海上部分,请听非专业航海人士细节点评吧!
摇晃的船身,黑夜的大海,风浪的声音。打开舱门的一瞬间,面对真正的自然吧!PI在风雨的船上兴奋的大喊大叫,我第一次坐别人帆船出海时也是这样。现在看到是深入骨髓的恐惧,后怕。黑夜中风浪来临,帆船象在地狱中搏斗,漆黑一片,剧烈的摇晃,跳动,风声,水声,碰撞声,耳朵里撕响。电影画面无可挑剔,完全把我带回那里。
动物们在大海中出现,一下魔幻起来。
摇晃的船身,黑夜的大海,风浪的声音。打开舱门的一瞬间,面对真正的自然吧!PI在风雨的船上兴奋的大喊大叫,我第一次坐别人帆船出海时也是这样。现在看到是深入骨髓的恐惧,后怕。黑夜中风浪来临,帆船象在地狱中搏斗,漆黑一片,剧烈的摇晃,跳动,风声,水声,碰撞声,耳朵里撕响。电影画面无可挑剔,完全把我带回那里。
派防嗮做的不好,大海中太阳会要命,所以救生筏,一定要带顶的。
看到派趴在船上用铅笔头写东西,随着船身摇晃着,感谢电影,我的海上生活感觉又回来了。 有维持生命的食物和水,写自己的感触,面对自己,面对自然,过往,未来。最简单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宁静满足。
风暴又要来,和船连在一起的小筏子,心都揪起来!马上割掉啊!要命的东西,哪怕是拖在水里的绳索,帆布都会有危险。你永远不知道自然会用何种方式毁灭你。想起我们在风浪中舍弃的大前帆。
故事安排只是小筏子被吹走了,太理想化了。
看到派趴在船上用铅笔头写东西,随着船身摇晃着,感谢电影,我的海上生活感觉又回来了。 有维持生命的食物和水,写自己的感触,面对自己,面对自然,过往,未来。最简单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宁静满足。
在现代,和平,安逸生活的人,很难体会到。果断舍弃,很重要。少,才珍贵,多,毫无价值。
海平如镜,倒映天际的云,就是那样。置身其中也感到不真实。大自然的神奇,超出人类想象。那不是水,远处隆起小波时,海像是活过来了。

这个电影不像是李安的作品,可以是任何一个导演的,和大卫林奇的<大鱼>类似。没有鲜明的个人印记。李安的感性,细腻,画面之外的情感,国画留白的那种感觉没有了。好像大导演们在竭力还原人类的想象画面时已经耗尽精力,或是原著内容太过丰富。
结尾的转折还显生硬,小说里应该会有更多铺垫。
中年派回到生活,让小作家有些惊诧的平淡无奇的生活。
我现在,也在一个不靠海的中国县城向别人描述完全陌生的见闻。
不同的是;派是意外的漂流,而我是主动寻找。
面对大海,变幻的云层,刚以为自己知道了什么,马上就被自然戏弄。
当你以为了解我是什么样子时,其实多半还是你的想象。
一切都是内心的投射。
承认自己是无知的小孩。勇敢面对,去经历。无法预知得到什么。

中年派回到生活,让小作家有些惊诧的平淡无奇的生活。
我现在,也在一个不靠海的中国县城向别人描述完全陌生的见闻。
不同的是;派是意外的漂流,而我是主动寻找。
一切都是内心的投射。
承认自己是无知的小孩。勇敢面对,去经历。无法预知得到什么。
前一篇:我的众筹航行
后一篇:航行澳洲及水手招募(完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