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奥亚膨胀度试验
奥亚膨胀度试验也是国际煤分类指标之一。奥亚膨胀度b表示煤加热软化成胶质体状态时的最大膨胀率(图6—17)。b值的大小,主要和胶质体的数量、粘结度及挥发分析出
速度有关。y值与b值的关系见图6—18。从图6—18来看,当y值》25mm时,b值的变化规律还是很明显的,如我国一些地区的一号肥煤,y值为28MM,但所测得的b值分别在160—270之间,可见奥亚膨胀度对强粘结煤具有较好的鉴别能力。
煤质分析仪器
http://www.xinruikj.com.cn/UpFile/2012-4/14/201241411652220.jpg
http://www.xinruikj.com.cn/UpFile/2012-4/14/201241411744488.jpg
这几项指标各有其特点,但都存在着对某一粘结性范围的煤区分不清的缺点。此外,白出膨胀序数、葛金干馏试验法都是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把煤加热,直接观察所得焦块的性质,与标准焦型相比,确定煤的粘结性、结焦性。这两个指标在评定时易带主观性,造成人为的误差,同时只能定性地定出序号,准确性差。
煤质分析仪器
为了拟定我国新的煤的工业分类指标,北京煤炭科学研究院煤化研究所和鞍山热能研究院等单位存改进粘结性指标方面进行了研究。新指标应该用严格的定量数据把不同粘结性的煤划分清楚。根据我国多年来引用罗加指数试验方法积累的大量资料,表明罗加指数对煤的粘结性较Y值和b值表现能力更好,如果针对罗加指数法的不足之处,加以重要的改进.可以得到较好的新指标。改进的途径是分别增加和减少测定强粘结煤和弱粘结煤时所用的标准无烟煤的表面积。
煤质分析仪器
北京煤化研究所改进的主要要点是:把标准无烟煤的粒度由0.3—0.4mm改为0.1—0.2mm,接近烟煤的粒度,这样容易混合均匀,同时由于无烟煤的粒度变小,表面积大大增加,使具粘结性的煤的区别能力能反映更明显。对于弱粘结煤(测值《20),改用了3:3配比,使无烟煤表面积相对地减少,测得的数据除以经验系数折算为1:5配比的值。改进后的方法称为烟煤粘结指数测定法。
鞍山热能研究院改进的主要要点是:按试验煤样粘结性的强弱不同,试验时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试验煤和无烟煤的比例,1:5,2.5:3.5,6:0。对于粘结性极弱的煤,试验时,除不加无烟煤外,还规定专门的转鼓试验法。为了使测试条件接近炼焦生产,把加热速度改为3。改进后的方法称为煤的粘结度试验法。
煤质分析仪器
这两种改进方法,根据半焦块耐磨强度的高低和添加无烟煤的多少,分别用一定的公式和常数计算出指数,表示试验煤样的粘结性强弱。试验表明,改进的方法提高了再现性和区分能力。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钢铁工业的急剧发展,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运用煤岩分析方法有效地预测和检验炼焦用煤的结焦性能。根据炼焦时各显微组分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分出:①活性组分(也称可熔性组分),包括镜质组、稳定组,它们在热解时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