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箭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方法
(2019-03-31 16:30:18)
射箭时容易出现的问题
及其处理方法
《站立动作》
(一)站立动作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方法:
1、两脚站立不稳:
处理方法:
将整个身体位置摆正,站稳以后,做提踵动作,重新站立,使全身各关节及两脚站得更加扎实。
2、身体重量移向脚跟:
处理方法:
一是要体重平均落于两脚之上,重心略前移,前脚掌用力稍多一些。二是在举弓和开弓过程中防止身体后仰,将身体的重量平均保持在两脚之上。
3、两脚用力不等:
处理方法:
一是注意保持最初的站立姿势,二是要特别注意在举弓和开弓过程中身体位置的变化。在举弓时,由于两臂姿势的改变,身体重心也会发生变化,由此会引起体重移向一侧,同时也会引起身体姿势的变化。在开弓时往往会出现这种现象:随着拉距的不断加大,身体重心也往往会移向拉弓一侧,所以在举弓和开弓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保持身体的正中位,使体重始终平均落于两脚之上。
4、没有固定的站立位置和站立方法:
处理方法:
在起射线上应有自己固定的站立位置和站立方法,以保证站立姿势的一致性。
《推弓动作》
1、采用低推弓方法的射手容易出现的错误:
(1)推弓的施力点不是在桡腕关节中部而是到了下部,形成了手掌根部推弓,使推弓的着力点远离了弓的中心部位。这样在发射时弓不能平行地弹出,而是弓的下部分先弹出,影响了箭的正常飞行,易造成箭偏高。
(2)推弓的着力点变化虽然不大,但用力的方向发生了变化,不完全是水平用力,而产生了一个向下压的力。这样在发射时弓不是平行的弹出,而是弓的上半部先弹出,形成了弓“点头”的错误的动作,影响箭的正常飞行,易造成箭偏低。
处理方法:
一是要注意最初的推弓,做到对位推弓。二是开弓后要始终保持水平方向用力,防止出现推弓手上推和下压的力。
2、屈指肌参与握弓的错误动作:
处理方法:
推弓手的屈指肌要做到最大限度的放松,手指既不要用力弯曲,也不要用力伸直。
3、持弓臂前臂的前端过深地进入弓的平面,弓把位于前臂纵轴的左侧,使桡腕关节中心部位离开了弓的中心部位。这样推弓比较省力,可是它改变了持弓臂的用力方向。
处理方法:
首先是要做到对位推弓,其次是保持好前撑直线力的用力方向。
《勾弦动作》
1、开弓后食指和中指将箭尾夹的太紧:
处理方法:
开弓前,两指不应将箭尾夹紧,应留有充分的空隙;开弓后,两指可轻轻地靠在箭尾上,但任何一指都不可对箭造成压力。
2、手指勾弦的位置过深或过浅:
过深会造成整个勾弦手的用力紧张,同时加长了撒放动作的运动过程,破坏了撒放动作的协调性。勾弦浅一些虽然对撒放过程有利,但也会造成相反的效果;过浅会造成滑弦现象,特别是无名指,这是一个危害性很大的动作。在撒放动作前,弦是不能滑动的,否则射手就会强制不让它滑,产生压弦现象,这不仅会使勾弦手僵硬,还会造成整个动作的紧张,产生力量“内合”,撒放时出现的一些错误动作都与它有直接关系。
《举弓动作》
1、没有把举弓作为一个独立的技术环节来对待:
有些射手在举弓的同时就将弓拉开了,这是错误的。
处理方法:
按要求将弓举起后,还应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过程,举弓稳定以后再开弓。否则,摇摇摆摆地就将弓拉开,会直接影响到开弓后的稳定性。
2、举弓后,引起身体后仰和右倾:
处理方法:
举弓时应特别注意不改变最初的站立姿势,以保持身体的正中位不变。
3、举弓时两肩同时上提:
在举弓时两肩同时上提,会造成整体动作的紧张,特别是采取水平举弓法的射手更应注意这个问题。
处理方法:
弓举起后,两肩要做到舒展下沉。
4、举弓时拉弦臂肘下垂:
举弓时,拉弦臂肘低于箭的水平线。
处理方法:
弓举起后,拉弦臂的前臂和箭在一条水平线上。
5、举弓后调整推弓和勾弦手:
处理方法:
举弓前应做好推弓和勾弦手的动作,弓举起后不再进行调整。
《开弓动作》
1、开弓动作不到位:
处理方法:
关键是掌握好沿最短距离开弓的动作要领。所谓最短距离,是指由弓把到弓弦靠点(下颌)之间的最短距离。为保证沿最短距离开弓,勾弦手在开弓过程中应尽量靠近持弓臂向后拉。
2、身体中心位置变动:
处理方法:
首先,在举弓和开弓过程中不要改变最初站立的身体姿势,使身体的重量始终平均落于两脚之上,并保持前撑后拉的对称用力。其次,是注意头部位置不要改变,眼睛要始终平时前方。
《靠弦动作》
1、弓弦将要到位时头去够弓弦或者后仰:
处理方法:
弓弦靠位时颈部要放松,头部位置不动,让弓弦主动去靠头部,就象船靠码头。
2、靠弦动作不是一步完成:
有的射手靠弦动作分两步来完成,先是靠到一个位置上,然后再调整到自己所需要的位置,这些多余的动作增加了射箭技术的动作程式。靠弦动作应该一次完成。
3、勾弦手和颈部之间留有空隙:
4、勾弦手(含手腕)过分紧张:
处理方法:
一是让勾弦手稍内旋,保持勾弦手和前臂肌群的最大限度的放松。二是勾弦手不参与拉弓和其他方面的工作。
5、弓弦到位后嘴未闭上:
处理方法:
弓弦到位以后,嘴应自然闭上,上下牙齿应轻轻靠在一起,否则会影响箭的高低偏差。
《持弓臂》
1、耸肩:
2、前顶:
3、回缩:
在起射过程中肩关节往回缩。
以上三种错误动作破坏了持弓臂前撑直线力的用力方向。前撑直线用力是以肩、肘、手这三点连成一条线为基础的,如果这个动作是正确的,从自身感觉来讲,是轻松自如,好象是只靠骨骼在支撑,肌肉并未参加工作,如果持弓臂用力感到吃力,说明持弓臂的用力出现了错误。
上述三种错误动作的出现,不仅产生力量“内合”,还使信号片不能在预定的时间内拉响,而且会使持弓臂产生不稳定。
持弓臂的动作有两个方面应该重视:一是上臂内旋,即内旋前撑;二是塌肩,因为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互为影响的。上臂内旋能增加三角肌的举弓力,内旋塌肩的动作能增加三角肌前部、胸小肌、胸大肌及背阔肌的紧张度。这些肌肉是止于肱骨及肩胛骨上的,因此,内旋塌肩用力以后,能使肩胛骨紧贴在胸廓上,并使肱骨更好地固定在躯干上,使肩部更加稳固,从而把持弓臂与躯干更好地连接为一个整体,有助于加强持弓臂的稳定性。
有的射手有弯臂的毛病,如果持弓臂动作做不好,就会出现弓弦打臂的现象。为防止弓弦打臂,可转动持弓臂,具体做法是:肩关节内旋,桡腕关节外旋,使上臂和前臂顺时针方向转动,使肘关节内旋四分之一,使肘关节离开弓弦通过的平面。
《拉弦臂》
拉弦臂动作是否正确,一是看前臂纵轴是否在射箭面内或接近于射箭面,二是看是否有利于后背肌群的用力。拉弦臂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1、耸肩:
处理方法:
主要是要做好塌肩抬肘的动作。在举弓时要把肩塌的舒展、彻底,在开弓固定勾弦手位置时,做到不提肩,保证肩胛骨做下回旋动作,并向脊柱方向靠拢。
2、勾弦手手腕凸出或凹进去:
处理方法:
主要是做好塌肩抬肘的动作。它的主要优点是有利于后背肌群的绝对用力,“把拉弓的力量转移到后背肌群上”。同时可以使勾弦手最大限度地靠近颈部,加大肩关节的角度,缩小肩关节中心与桡腕关节中心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前臂纵轴在箭的延伸线上或接近于这条线。
《放箭动作》
一、放箭时手外扬(箭着点偏右):
放箭时勾弦手离开了射箭面,到了射箭面的右边。这样会改变用力方向,而使射出的箭偏向靶心的右边。产生这种错误动作的原因是:
1.后背肌群僵硬或用力停顿;
2.伸指肌参与放箭用力;
3.放箭时肘没有及时后引;
4.精力过于靠前,放箭时力量内合。
处理方法:
在开弓和瞄准过程中,射手应最大限度地放松小臂和手腕,伸指肌不要参与工作,屈指肌退让。同时,肘部应引导拉弦臂沿射箭面向后运动,勾弦手不要离开下颌和脖子。
二、放箭时手内扣(箭着点偏左):
产生这种错误动作的原因是:后背肌群以及拉弦臂和手的用力过分僵硬。手内扣与手外扬是一种方向相反的类似错误。
纠正的方法与手外扬基本相同。
三、放箭时手下压(箭着点偏高):
后肘过高于箭的延伸线。放箭时后肘应该有一定高度,但不是越高越好。
处理方法:
在整个动作过程中,拉弦臂要始终保持水平方向的用力。
四、放箭时后肘过分下垂(箭着点偏低):
1.射手在瞄准和继续用力时出现停顿从而产生“内合”;
2.勾弦手在放箭过程中运动距离过大。
处理方法:
1.加强基本姿势整体节奏的训练;
2.放箭时以及放箭后,后背肌群的用力不要放松;
3.勾弦手的运动距离要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