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有幸带领教研组的各位老师们共同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艺术领域的相关知识,在此之前,我也对《指南》中的艺术领域进行了更进一步的了解,3-6岁是幼儿发展的黄金阶段,《指南》揭示了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方向和一般规律,系统描述了3-4岁、4-5岁、5-6岁每个年龄段幼儿发展的典型表现,并提供了相应的教育建议。因此我结合我自己的工作实践,在对比中寻找差异,反思我在教育教学中存在哪些不足。
《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由此可见,艺术活动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引导幼儿“感受和欣赏美”,“表现和创造美”。我们应该如何来为幼儿创造条件和机会呢?
1.《指南》指出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在艺术活动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会激发幼儿不断去实践,去探索。对幼儿来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因此,兴趣培养是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前提。在艺术活动中我们应常用赏识、赞扬的口气肯定幼儿独特的构思,奇异的想象抓住某一闪光点加以肯定、表扬,常以“你的作品色彩真丰富”“你的作品真有趣”“你再大胆一些来表现会更好……”等的口气来培养幼儿在艺术区域活动中的兴趣。
2.《指南》指出: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艺术教育应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经常让幼儿接触适宜的、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如:在晨圈活动、区域游戏、吃点游戏时,可以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以及幼儿感兴趣的音乐。游戏时,幼儿在表演区域尽情地装扮表演。同时我们还利用家长资源,鼓励他们带幼儿去不同景区去欣赏和感受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等资源,来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
通过《指南》艺术领域的阅读,我领悟到了要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必须遵循其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创设良好的艺术教育环境,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求知欲,用正确的方法去支持幼儿体验与学习等,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做到细心、耐心,有责任心和一颗童心,要了解幼儿的需要并给予适时的支持和帮助。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我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根据本班每位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这样才能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