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父亲的病》引出的疑问

(2012-12-09 22:35:18)
标签:

杂谈

分类: 学生优秀习作

由《父亲的病》引出的疑问

108刘启鉴

我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大多都能理解大概的主题思想。但惟有一篇《父亲的病》实在存有疑问。

“轩辕时候是巫医不分的,所以直到现在,他的门徒就还见鬼,而且觉得‘舌乃心之灵苗’”这一句话,便将我的疑问引出了。“门徒”者,中医也。将中医称为轩辕门徒,语意也并没有不通之处。但那“见鬼”二字,却有些奇怪。鬼,封建迷信的产物,见鬼,不外乎相信封建迷信之说罢了。若李时珍﹑孙思邈等古代名医,听见鲁迅先生说他们“见鬼”,不知作何感想。

自上古起,神农始尝百草,便开始了中华五千年的中医文化。。渐渐地,名医,神医应运而生,继而岐伯﹑扁鹊出现。然后,华佗﹑李时珍﹑孙思邈等人,鉴中医文化发扬光大。他们一生悬壶济世,不知拯救了多少人的生命。“药王” ﹑“医圣”……这些敬称,便是对他们高明医术的肯定与赞扬。

然而,鲁迅先生对中医似乎一直抱有抵触情绪。他的父亲被庸医治死,鲁迅心中从此埋下了对中医的怨恨的种子。后来,鲁迅先生留学仙台,专攻医学,与父亲的死的刺激不无关系。呜呼!鲁迅的父亲,只被不学无术之人所误,并非中医!出于对庸医的怨恨,发展至对中医的怨恨,未免以偏概全?

唉,这个问题,也不知何时才能解决。我还会钻研下去,直到求出答案为止。

评价:作者敢于对经典提出自己疑问和想法,所写不无道理,有理有据,分析较合理。

                                                      辅导老师:韩平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花开半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