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怎样用四个字概括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标准
(2017-08-19 09:33:38)
标签:
文化 |
分类: 转载 |
文/寻虎文化
诺贝尔在他的遗嘱规定了文学奖的评定原则:理想主义倾向之最杰出的作品。那么什么是理想主义呢?
在英文里,理想主义与唯心主义是一个词,意思是:思想精神是第一位的。理想主义不是现实主义,也不是浪漫主义。我们不在名词术语里转圈,可以简单理解为理想主义是着眼于全人类未来的理念,是一种政治制度的构想(也就和经济、人文等有关联了),不重视现实(只是不重视,不是完全忽视,所以理想主义也分三六九等)。
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相对。强调个人独立和自由。
简单说,理想主义侧重人类未来的政治制度,而浪漫主义是一种文艺创作手法;理想主义是一种引领,浪漫主义是一种个人的意志。
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都是与现实主义相对的,但又有不同。
理想主义者雷锋
诺贝尔文学奖设立的主旨是,颁发给对文学思想有启发引导作用的人。评定原则是:理想主义倾向之最杰出的作品。
那么这是不是诺贝尔本人的意思呢?我们看一下诺贝尔本人的简单情况:
诺贝尔不仅在炸药方面做出了贡献,而且在电化学、光学、生物学、生理学和文学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建树。诺贝尔的一生中,仅在英国申请的发明专利就有355项之多。
诺贝尔创作过小说,还正式出版过戏剧作品《复仇的女神》。
诺贝尔在少年时代深受英国诗人雪莱的影响,对文学的爱好与他对科学的爱好,是诺贝尔的两大精神支柱。
诺贝尔也喜欢哲学,他比较喜欢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的实证主义哲学,他曾准备写一些论文,可惜因为繁忙,只列了目录和提纲。
诺贝尔对发展科学竭尽全力,自己却在艰苦中度过。
评论家认为,诺贝尔具有空想的诗人及梦想家本质,他对人生常保持着诗人的态度。
从上述文字,我们并不能准确判断诺贝尔理解的理想主义的准确含义。
那么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的理解又是什么?
莫言
鉴于诺贝尔文学奖文学会从没有正式解释过理想主义的含义,评论家们也有各种不同的理解。我觉得还是看判词是最靠谱的:
1901年普吕多姆获奖,作品是《孤独与沉思》,获奖理由——最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
1938年赛珍珠获奖,作品是《大地》,获奖理由——她对于中国农民生活的丰富和真正史诗气概的描述,以及她自传性的杰作;
赛珍珠
1964年萨特获奖,作品是《苍蝇》——因为他那思想丰富、充满自由气息和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对我们时代发生了深渊影响。
1970年索尔仁尼琴获奖,作品《癌病房》——由于他作品中的道德力量,因之它,他继承了俄国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
2012年莫言获奖,代表作《蛙》《生死疲劳》等——用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将民间故事历史事件与当代北京融为一体;
2015年阿列克谢耶维奇,代表作《切尔诺贝利的会议:核灾难口述史》——她的复调作品是对我们时代的磨难与勇气的纪念。
综合判词、原作的研读、对诺贝尔思想倾向的理解,我们大致可以认为:诺贝尔文学奖中“理想主义”原则是关注全人类的未来(不论宏大花卷,还是小中见大的作品)、对人类的幸福的热烈渴望(不论是批判现实,还是寓言式的表达)。
理想主义和理想主义者是两回事。理想主义是抽象的,理想主义者是具象的。理想主义者可以同时是(有时候是)现实主义者。
理想主义在文学中的表现,有着浪漫主义的色彩,但目标是引领人类对理想的追求,而不是个人的表达。
简而言之,理想主义能引起大众对理想的热情,而浪漫主义则带来个人审美的追求。
理想主义是政治的,这也是我们常常批评诺贝尔文学奖有政治色彩的缘故。
创建于2017.8.6举报|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