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尔沁民俗文化——信仰风俗

(2011-08-17 15:16:00)
标签:

杂谈

作者

口合其斤

科尔沁民俗文化——信仰风俗

祭祀,科尔沁蒙古人对火有种种忌讳和崇拜。不能从火上迈过,对落地的火苗不能用脚踩熄灭,不能在火上洒倒水,不能把葱蒜皮放入火里,不能用铁、木棍刺火,火盆的顶上不能放东西,火盆里永远保留火种不能熄灭。新郎新娘结婚时必须跪拜火。新分出家时须从原家借出火种点燃新房的火种。每天早晨将茶饭献给火神。出门寻找牲畜,特别是远行或路过险要地段时拜火烧香祈祷火神保佑。得到红枣必须先献给火神。每年祭火必须献红枣。家家都有祭火的专日,多数人家在腊月二十三日晚祭火,台吉家多数在腊月二十四日晚祭火。敖姓和韩姓家族有腊月二十二日晚祭火的。科尔沁蒙古人把火看成是最神圣、最干净的东西。所以,用火做各种镶除灾害的仪式。若帽子掉地而被人畜踩过,就用火在帽子上来回挥动三次,予以净化。若瓢盆被猪狗舔过的,也用火净化。甚至挤奶的奶桶也用火净化。妇女做完新衣服,特别是给喇嘛做的衣服,必须用火净化。否则认为穿带者运气不佳。小孩发烧时也用火来净化。定居后的科尔沁蒙古人对灶也十分崇拜,十分注意灶炉的干净。

  科尔沁蒙古人非常崇拜上天,称上天为腾格理阿爸,意思是天父,并时时刻刻祈祷上天保佑一切。在他们的意识里,上天就是自然界,人或牲畜被雷击而死,他们认为是上天的惩罚,打雷时不准大声喊叫或在路上奔跑。在野外拾到四棱形金属(有的是古代箭头)当做是上天击东西的箭,珍藏起来,或挂在摇篮的挡头上。祭拜上天的指定日子是大年初一和祭天的具体日子。祭天时,科尔沁蒙古人必须扎好带子,戴好帽子,双手不合十,像拜自己父母和祖先一样,跪着磕头。平时喝酒时,首先把第一杯酒洒奠给上天,老人祝福下辈子孙时,总说:“走正道,拜上天,敬父母,得健康!”

  科尔沁蒙古人不仅有尊老敬老的美德,而对过世的祖先更是供奉至极。把第一口饭菜称“德吉”,献给所奉的上天和佛祖后,再献给过世的祖先。特别是逢年过节时,总把酒菜之“德吉”献给祖先。腊月三十的除夕夜、清明等日必须给祖先烧供品,称图勒希。清明节尽量去祖坟处添土烧供物。实在去不了祖坟处的后世子孙,必须烧图勒希给祖先。

  科尔沁地区敖包很多,有各盟的敖包、各旗的敖包,也有各鄂托克的敖包和个人家祭拜的敖包。每年除定期祭祀外,如遇旱灾、牲畜得病、庄稼受虫灾时也祭敖包以祈祷攘除灾害,还有专管敖包祭祀的人,称其为敖包达玛拉。达玛拉在祭敖包之前到有关各村化缘收集钱财、粮食、肉类、奶制品以备祭敖包时用。古代祭敖包由李额来主持。喇嘛教进入科尔沁之后,由喇嘛取代了这项职务。每逢祭敖包,必须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赛马、摔跤、射箭。农垦文化普及以来,射箭比赛趋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掷布鲁比赛。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都得奖品,奖品的多少,由达玛拉化缘而得的物品的多少来决定。

  在各村屯附近生长的老龄独棵榆树,科尔沁蒙古族认为是龙王神所栖身之处,称其为尚喜树,对它特别崇拜。尚喜树除定期祭祀外,每逢干旱、牲畜得病、庄稼遭虫灾时均祭祀。祭祀的准备工作、方法、步骤与祭敖包相同。

  科尔沁地区蒙古人非常崇拜禄马,称其为“赫依毛日”。多数人在房屋的西北角插上一根高杆子,其上头拴禄马风旗。农历正月初一,也象祭佛一样祭祀禄马。

  科尔沁蒙古人普遍信仰成吉思罕。他们认为成吉思罕不但是英明的祖先,而是保护牲畜、庇护猎物和战胜仇敌的圣人。若家中有人被征兵参战,就除请喇嘛作消祸降福外,还祭祀成吉思罕。祭拜成吉思罕时,也和崇拜腾格理那样,扎好带子,戴好帽子,双手不合十,跪着磕头。祈祷时必须说:“我是您的子孙,若有虚假,母亲知道!”如果不这么说,拜者确属虚假的话,立地吐血而死。他们真的非常相信这种说法,而且非常害怕自己是虚假而受到惩罚。有的地方用格萨尔取代成吉思罕。

  科尔沁部是狩猎与游牧文化的群体,所以,他们非常热爱大自然的山川、河谷、原野和森林以及各种飞禽走兽,认为所有自然的东西均有其各自的神抵存在。因此,盖房、挖墓穴、开垦、挖井、开沟等须动土时,首先请喇嘛祭祀山水神。平时每月请喇嘛一次,请他念颂“萨仁纳慕”,意思是每月必念的经卷。其内容就是蒙古地区山水颂。念经时,还献白食以祈求这些神抵的保佑。这样祭祀祈祷后,认为可以避祸降福,万事如意。若逢乃日,祭奠、喜庆日、婚宴祭山水神,并献供物。

  科尔沁蒙古人自从清代开始有了祭拜老爷佛的习惯。当初,努尔哈赤及皇太极等满洲人的祖先为拉拢英勇善战的科尔沁部,把他们自己神化成刘备的化身,而把科尔沁部首领的比喻作关羽的化身,用一个“义”字来熏陶科尔沁人。崇拜关老爷这一神道设教的信仰是这样普及于科尔沁地区的。祭老爷一般在农历五月十三日,有的地方在农历二月初三、腊月二十九日,用猪头祭祀,也有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祭祀,特别是被征服兵役的,其家人总要祭祀关老爷。

  与祭敖包、尚喜一类的信仰还有祭井,若遇严重旱灾时,祭敖包尚喜的同时还要祭井。在傍晚月亮出来后,人们头戴柳条环,不穿上衣,只穿裤子,光着脚,围井边唱边跳“安代”舞。

  科尔沁地区普及农垦文化的同时,出现了祭场院的现象。祭场院没有固定的日子和时间,主人将最后打完粮食入库之日定为自家祭场院的吉日,并邀请近亲朋友参加,生活富裕的人则宰杀猪牛,一般人家宰杀羊,贫穷人家也要杀鸡鸭或打些野味以供祭祀之用。祝颂人把酒和肉各备二份,一份放在粮堆上供祭碾子之用,一份捧在手上,领大家绕着粮堆边走边祝颂,并把祭品撒奠。祭祀完毕,主人设宴款待来客。

  禁忌,科尔沁蒙古人的日常禁忌较多。探亲访友时忌手拿绳子、布鲁或鞭子进屋,若拿进了屋,就要削去其头,以消除不样之兆,进他人之屋忌踏登炕沿,忌磕他人鞋靴尖,忌窥视他人窗户,忌长时间照镜子,给人盛饭时忌舀三次或左手递碗,忌盛得太满,妇女儿童忌抬胳膊打呵欠;措面杖、扫帚、答帚、袜子、梳子上忌滴生人的血液;忌两人同抓一人之虱子;忌头脚在一盆里洗;忌奶食与葱、蒜、咸菜同吃;忌夜晚剪指甲;忌梁棺下睡觉;忌数生饺子和馅饼;忌葱蒜皮进炉灶;忌夹肢窝里掖葱蒜或往衣服兜里装;忌猫食被鼠偷吃;忌迎向他人挑空桶出去;忌同时戴两个帽子或用两个碗吃饭;忌谈论他人的缺陷;忌手脚指甲乱扔;忌穿紧身衣服;与他人谈话间忌打隔、打喷嚏;忌与长辈说话间背手或说大话;忌他人手上接食盐;忌踩他人脚印走;忌脚掌相对;忌无声响地进人他人庭院;忌看蛇人洞,已看见的,须拽出来;忌看蛇脱皮;吃饭时忌碗里剩饭菜;未吃完前忌扔下饭碗出去;进他人家应正座,忌扫视他人家什;忌进患重病人之家,特别是忌冒然进人或午后进人;吃饭时忌多说话;吃饭中间忌出去解手;忌躺着吃食物或趁夜黑吃食物;忌坐他人背后吃食物;躺着休息时忌炕上横着休息,忌俯卧;睡觉时忌手放在胸脯上;忌朝日月、星辰、寺庙及他人房屋方向解手,更不能朝着他人解手;忌对着正门解手,特别是屋里不能小便,若家中有重病人或醉酒后小便,即行烧香净化;忌脚踏门槛站立;进屋时忌大声喘气;坐立时,忌靠桌子或墙等;夜晚忌谈狼;孕妇忌吃兔子肉;孕妇忌迈井绳子;日月食的时候,孕妇忌出外,若已经出外则用簸箕盖身上,等待日月食的结束方能进屋;忌用手指虹;吃饭时忌用筷子打猫;忌用蛇来打牲口;用完的刷子、扫帚扔时必须砍断其捆绳;忌用碟、盘舀水喝;忌用寺庙之木盖民舍;忌带钥匙或手拿绳子进坐月子之家;孕妇忌在路边或对着日月方向大小便;忌婴儿面对面躺下;给未满月的婴儿洗脸时,忌用湿毛巾擦,洗脸水忌用力泼洒;婴儿睡摇车的白沙忌掉人火盆里;忌小孩俯视有水的缸、水桶及水井;忌小孩坐背篓玩耍;忌骑狗玩耍;小孩忌观看杀牲口;腊月二十三日或二月二日,清明节忌用碾磨;正月里忌说不吉利的话;在外过世人的尸体在野外埋葬,忌运回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