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安江纱厂文物古迹之1:湖南省第一纺织厂复工纪念碑碑文

分类: 安江抗战文化 |
安江纱厂文物古迹之一:
湖南省第一纺织厂复工纪念碑碑文
湖南省第一纺织厂复工纪念碑
抗战军与省府谋迁湖南省第一纺织厂,于沅陵县属之柳林汊,重民衣也,举创未就,长沙被火,又以柳林汊之地非宜,敕有从黔阳县属之,安江厂长唐雷二公,共策兵事,犹犯万难,费时二载,卒底于成。
以中华民国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复工,新士庆之,衣裳助邻,封之不给,农工之作,不失府库之备,充饶上宪之涔。既覃公等经营至计,盖有不可掩没者。
复工伊始,同仁有议记其事于版,以示不忘,会以厂事初定,与补不足者,非一端公等,以为不可。迩来已历四周岁矣,兴废诸事,咸备用事敕碑,叙其始未而囿之,以亭后之,来者阅览,缅怀其有感乎。
初倭寇薄武汉,敌机排空,日夕至匍匐若需,而无辜有府,以厂幅宽广患不免谓,民生之道,衣食是赖,不宜便废,乃谋移布机二百四十八台,纱锭万枚。溯江而西,使立厂于柳林汊,实运建委员会董其事。既关土鸠工矣,岳阳继武汉论陷,长潭震恐,二十年十一月十二日,长沙以一炬,闻泰半毁于火,于时唐伯球,实主厂政收烬,请命完善其后,泊报初尔。防水鸡无程,无为用器材,鲁迁徙而描以程师厂。熊加心竟其功赐命月甚。必恢复旧观,毋随厥业,俾衣被无缺,军用成遂,民用成亨,弥缝其关,以裕财用,再命曰柳林汊地失其利,犹不虚,必以车能方轨,舟辑畅通者是过安江甚广。几乎遂定厂基,然街头港尾福民阻扰百端。再三调度量寻尺,而厚给其值,事始克济,诛茅署券夹河相望调范,晚成辄用,钼耕草菜经营,斯始当是时也,百物西迁八九,惟船舶其载,经常德溯江而上,阴滩激湍,礁石岩巉沉毁之事达见,机械材具或有漂没者,海道时为盘踞,形同天堑,卒不可渡,来其添补足用,殆不可亟,得上令交章催返,必使计日成之。
于是唐公监建讲庙宇内,则兼理庶政,外则周旋樽俎间,雷公赴港沪厂视之宥有者,市取乌惟是,一再播迁资用之,绝乃购贷于银行,以为购运棉花材料,又以省令诏使庙宇不宣等等,于是闲地加广各植其基,而湘中与上海形势互异,财用不通往来,雷公居沪滨,既为布廛商贾之,交催后受伪府鹰犬之窥伺,候与不至,实逼处此数月,若持始克旅归港沪所市者,展转海陆数千里,及时而生,得以匡济,利赖迁建大业,遂告厂成,先是复工之议成,梓匠咸集,示以方圆,莫无遗策,以及奉行上令,百废俱兴,无不悉赖二公意气相孚,共同筹划有以致之,语云: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其事之谓,与其明年纱布获利,贷于人者,悉巴子息清价,又明年,筹增五千沙锭,三十二年八月交办黔阳煤矿,告成。十月漂染工场亦成,所缺然者,惟不能自我棉花以自给。而已然替两公之志,其所计者无不立就,以待来年,亦必有济。三十三年四月唐公奉调长沙第二厂,雷公经之过,日寇四犯长沙危矣,震憾境内骚然,令厂购棉花遂陷停顿,纱布滞销,库资竭蹶,重庆宝庆失守,厂事岌岌,朝不保夕,雷公宵旰忧虑之余,除危难,且惟员工之福利是谋,至于今购诸端,卒赖底之,是如事无大小,不苟能争以之咨。道何用不感夫人之求,乐其身心者,垣墙摧怀犹忒,无不为其相去,为何如也,既以亭成,故述其始末。 付
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