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洪江市(黔阳县)山、峰、洞资料集锦

标签:
旅游 |
分类: 黔阳记忆 |
苏宝顶南起湖南、广西边境,与南岭相接,北上洞庭湖西南。西南段山势陡峻,苏宝顶风景优美,植被丰富,破坏极少,处于原始状态(山上仅一守林员)。中间在烟溪附近海拔仅300~400公尺。
资水下游在此成直角转折切过雪峰山,形成新化至烟溪间的峡谷,湘黔铁路由此通过。在柘溪建有大型水力发电工程。雪峰山杉木资源丰富,会同县为重要杉木林区,以速生、优质、高产著名。毛竹、马尾松也有大量分布。山地南部接近南岭,有华南栲、紫楠、银木荷等热带性植物生长。
苏宝顶山地冬冷夏凉、潮湿多雨。高居1405米处的雪峰气象站年均温10.5℃,1月均温-0.5℃,7月18.3℃,年降水量1780毫米,相对湿度87%,雾日247天,年日照时数1144小时,年积雪日数19天。山地主要土壤为黄壤,分布在海拔200~1000米的地带;1000~1400米的地带分布有黄棕壤,顶部为山地草甸土。森林植被具有较明显的垂直带谱,植被处于华中区系与华南区系的交汇地带,并具有较多的黔桂区系成分,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雪峰山:系全省最长最大的山脉。雪峰山脉延伸分布于娄底市、邵阳市、怀化市的十九个县(市),长达200余公里,其山峰呈北东——南西方向,巍然屹立于市境东南部,构成雄伟的天然屏障。这里群峰突起,峭壁如削,平均海拔1500米左右,主峰苏宝顶位于八面山农垦场境内,海拔1934.3米,是省内第二高峰。
据考,山脉尚残留古冰川地貌遗迹,地质属于古老变质岩层,矿藏极为丰富,有瓷泥、煤、锰、金、钨、铁、锑、磷、水晶石、金刚石等。植物资源多达1300多种,有林面积170万亩,木材蓄积量近1400万立方米。野生动物种类繁多,除常见的外,还匿有麝、野牛、旱獭、白鹇等珍稀动物。
据传,古时湘西的崇山峻岭之间栖息着一只金凤凰,她朝思暮想以见东海为快。当她欲振翅高飞的时候,却震怒了幽禁她的山神,连夜造起一堵“高墙”阻拦,她急得头顶发白,感动得群峰飞雪,满山为之变色。这堵“高墙”,即雪峰山,并因此得名。
古佛山:又名廊梁山。位于县境东北部的群峰、湾溪与溆浦横茅园乡。距安江镇45公里,海拔1450米。据《黔阳县志》载:聂、刘两道士结庐其上,掘土得范铜古佛于土中,全身历劫不坏,有光出肉髻中,异之,逐建寺覆其顶,山之名以此。
尖坡山:于沙湾乡瓮田村境内,海拔864米。以顶峰是个尖坡得名。
尖界山:位于塘湾乡响溪村境内,海拔896米。因山峰重叠、主峰突出得名。
小青界:位于湾溪乡双江口村,海拔1060米。山上林木茂密,一片青翠,故名。
摩天岭:位于湾溪乡云峰村,海拔1144米。以山高坡陡,直耸云天得名。
青 界:在湾溪乡与溆浦县,中方县交界处,海拔1100米;此地系原二县交通要道,修有青石路,蜿蜒8里,故名。
乾溪洞:在岩垅乡谷雨村,据清同治十三年县志载:“洞中若回廊曲宝,宽敞,可容千万人,中多石笋,有二溪,溪旁石柱矗立,上书:‘洪武某年里人避乱于此’,数个墨字,相传,后洞与倒水湾相通,洞外有井,清洌异常”。
岩鹰洞:位于龙船塘瑶族乡黄家村双江口界上。洞最高处一二丈,宽则不知,曲折昏暗,蝙蝠大者如鹰,遗矢四,五寸厚,旁洞窄处需侧身方行,壁间多生石耳,然径不容足,且’下有深潭、人不敢人,故未知其深。供溪从洞中曲折穿过而下沉江,险滩岩挡,飞瀑倾泻,波涛汹涌。四周多竹木。瑶人放竹木下潭,数分钟后始见浮出水面。附近山顶有巨石高若层楼,笔立如利箭,呼为箭岩,相传原有三支,今见其二,由于景色奇特,北京电影制片厂曾在此拍专题片。因此处奇峰夹岸,仰视一线蓝天,巨石凌空,形如鹰咀,洞中又常有老鹰出没,故名。
观音洞:在岩垅乡政府驻地,房后右侧,前有清水池,滏田甚广,洞石露出地面八,九尺,状似观音坐莲,又洞中石龛内似天然观音神像,故名。洞里分前后洞,后高二三丈,广约五六丈,洞中有石台,石蹬,石神龛,石臼,石杆,又石钟乳石有重如乳,排如助,络如筋,窍如鼻,卷如耳轮,旋如掌上螺纹,万状玲珑,令人惊怖,洞底清流曲注,作鼓声、玉声、雨声,清时,曾作有《岩垅溪观音洞碑记》今佚。
http://s11/mw690/002syuXugy6JGLVwWxkaa&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