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法官教你如何玩杀人游戏——《无人生还》读书笔记

(2017-12-09 21:33:13)
分类: Heyden

杀人游戏玩过吗?杀人游戏是怎么来的?我觉得就是来源于1939年的英国小说《无人生还》。如果你喜欢玩杀人游戏,这本书里的“法官”、“杀手”、“警察”以及“平民”都让你惊喜不已,很高级,都很会玩。从第一页开始一直到最后一页,当杀手现身时,你会感叹这哥们真是杀人游戏的宗师级人物啊。

无人不晓的侦探小说女王

    作者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她本身就是挺有意思的一个存在,英国大婶一个,写了无数本有名的侦探小说,素有侦探小说女王之称,比较出名的作品包括《尼罗河的惨案》及《东方快车谋杀案》等。我以前最喜欢的她的一本书是《告诉我,你怎样去生活》,在这本书里,阿加莎展现了她在中东跟着丈夫考古的生活,笔调风趣诙谐,最可惜阿加莎书里的叙利亚已经不是当时的叙利亚了。

作为律师,我在《无人生还》这本书里,一开始就关注到各种法律问题。比如法律与道德的边界?恶法是否值得遵守?英美法律制度下,法官的权力边界在哪里?陪审团与法官的关系?

法官教你如何玩杀人游戏——《无人生还》读书笔记

特别豪华版的杀人游戏

在我看来,《无人生还》讲了一个特别精致的故事,也特别大胆的故事,尤其在英美法系发源地的英国,这样的一个故事在当时引发的司法界的震撼是可以想象的。一个兢兢业业司法系统一辈子的老法官,你可以想象的那种,在法庭上,带着假发,穿着法袍,声音中气十足,话不会太多,但是充满威严,“我办案时一向秉公执法,结案时措辞十分严谨”。在夕阳红的年纪,他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杀人欲望,“我被法官这个职业所束缚,我的想象力被压抑着,逐渐变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我一定要亲手杀人!”。他选择十个罪有应得“的人,让他们最终处在孤岛上,根据十个人罪行的轻重程度,按照”童谣“的顺序,一个个杀死。孤岛模式的创造,“童谣”带来的神秘色彩氛围,人物在故事推进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让人身临其境的杀人游戏氛围,《无人生还》可以归类为一口气不读完不罢休的书类。

老法官选定加入杀人游戏的“游戏选手“,相互之间都不认识,但基本都没有弱的选手。简单介绍下有身强力壮私家侦探、看破红尘的老将军、古板的卫道士、表面柔弱内心坚毅的女家庭教师、中产阶级代表性人物的私家医生、表面平凡普通的管家夫妇、冷酷无情的退役军人、傻白甜式的花花公子。“杀手”在大家到齐之后,基本不等太久,就开始了“天黑请闭眼,杀手请杀人”。为了表明自己的“平民角色”,幸存者都是各种摆事实讲道理晒人品。也为了不想成为下一个被杀的对象,也都齐心协力寻找最终的凶手。可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当然最终“杀手”最后揭晓是老法官。甚至为了完成完美犯罪,杀手自己在最后也完成了自杀。这个时候,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不在是法官,他是”艺术家“,“在谋杀这门艺术领域,我实属天赋异禀”。

法官教你如何玩杀人游戏——《无人生还》读书笔记

恶魔还是上帝?

他所杀死的十个人,大部分是法律无法惩处的人,包括(1)证据不足,或者说严格按照法律程序,程序正义重于实质正义,相关“毒树之果“的证据被法律排除。如因不作为导致雇主身亡的管家夫妇;(2)法律规定不合理,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却是比较轻微的惩罚措施,如飙车撞死两个小孩的年轻人;(3)因为特殊职业,导致犯罪行为无法被发现,如为了故意派遣手下士兵(妻子的情人)执行必死的任务的老将军;(4)特别会逃避法律制裁,警察无法将之绳之于法,长期逍遥法外,如贩卖毒品的老油条。

他玷污了整个司法系统!

    老法官一方面是为了自己的杀戮欲望,一方面是为了扮演上帝执行法外法,创造密室杀人的模式,除非自己自白,否则世人永远无法得知真相。对于老法官,很多人会觉得他很酷,反正他杀的都是有罪之人。但是我认为老法官在杀死十个人的同时,也杀死了自己作为法官的身份,以及玷污了整个司法系统。

    第一,作为一个法官,你应该尊重法律,你应该信仰法律,审判权交给一个带有强烈警恶惩奸感情,且具有杀戮欲望的法官,会给整个社会都带来破坏。一个法治社会,不需要包青天,只需要“良法“以及法律的守护者。老法官从小就认定自己要从事法律工作(“法律工作几乎可以满足我本性的每一个特点“),仅仅是认为这样可以”合法“杀人,只能说老法官从小就是个社会危险分子。在杀死十个人后,老法官都无透露出哪怕是一丝的恐惧与悔恨,可见他的杀人欲望已经深入骨髓。

    第二,在一个法治社会,程序正义在某个程度上比实质正义还重要,今天是杀有罪之人,明天呢?也许他觉得整个社会都是有罪之人,他扮演上帝,决定生杀予夺,试问这不是地狱这是哪里。几个被法官杀死的,仅仅是因为法官认为应该是证据不足,他们才逃脱。比如管家夫妇,本身就很难判断是否因为是其不作为导致雇主身亡,直到小说最后,我都认为这两个可能是被误杀的。

第三,罪刑法定是法治社会的基石,罪与非罪应该由法律来决定,而不应该是个人的道德判断。道德是不确定的事情,谁的道德才是好的道德,永远都不可能形成共识。如果以道德来定罪与非罪,社会上的“少数派“永远会被定性为异类,是有罪的。比如他们认定同性恋是不道德的,是玷污上帝,是否要将所有同性恋都送上断头台。

法官教你如何玩杀人游戏——《无人生还》读书笔记

关于《无人生还》,阿加莎认为这个故事很难写,但一直在她的脑海中挥之不去,“经过深思熟虑,我终于创作出这部令自己满意的作品”。推荐各位阅读,去玩一场高级感的杀人游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