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职业教育的主要模式

(2007-12-29 10:21:31)
标签:

杂谈

一、美国的CBE模式

    CBE是英文“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简称(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产生于二战后,现广泛应用于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国家的职业教育中,较为先进。

    主要特点:

    1、首先由学校聘请行业中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专家组成专业委员会,按照岗位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这一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

    2、由学校组织相关教学人员,按照教学规律,将相同、相近的各项能力进行总结、归纳,构成教学模块,制定教学大纲,依此施教。

    CBE模式打破了以传统的公共课、基础课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

    美国职业教育实施机构主要是综合高中和社区学院。美国的职业教育具有大众性的特征,培养的人才属于“宽专多能型”,适应美国职业流动性高的特点。雇主参与职业教育的程度在美国一直很低。

二、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双元制”模式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

   “双元制”中的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这就大大缓解了结构性失业带来的压力,还能较好地解决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问题。

     可以说,“双元制”模式是“企业本位的现代学徒制度”。其中的企业培训起着主导的作用,职业学校只起到配合和服务的作用。“双元制”模式所培养的人才为“专深型”,这与德国产业结构以中高端制造业为主密切相关。企业培训分为企业内培训与跨企业培训。

   “双元制”模式的成功实施,需要政府、行业(企业)与学校三方的密切合作。要有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深度干预,而企业的积极参与,又与德国社会的职业文化密切相关。

    但近年来德国经济不景气,波及“双元制”,许多企业减少提供或不再提供“双元制”培训岗位,使双元变一元。

    为了改变这个情况,德国政府有惩罚性措施,要求不提供职业培训的企业向提供培训岗位超过平均数的企业支付一定的培训费用。后来,联邦经济、教研两部又与经济界签署全国职业培训协议,要求德国经济界有义务在今后三年内平均每年多提供3万个学徒岗位。此外,推出“双元制”职业教育改革新思路,主要是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接轨,使大学外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得到高校承认,为职教生进入高等院校扫清障碍。

三、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

    人称澳大利亚的TAFE(其实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的代名词)模式为新型的现代学徒制度。

    因为TAFE虽然是学院,但实际上学员80%的时间是在工作场所,进行工作本位的学习,只有20%的时间在TAFE进行学校本位学习。

    针对性强,实用性强,是TAFE的显著特点。为此,要求专职教师要保持与产业界的密切联系,要求他们每周要有一天,每月要有几天,每年要有一段时间离开学校到行业或企业内专业岗位实践。TAFE开设的课程也要求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这些课程有长有短,短的12周,长的有两年。凡是在全国开发的课程每五年修改一次,平时的小修改更是及时。TAFE模式非常重视学院学习条件的改善和优化,投巨资建设实验室、实习工场,配备先进仪器设备等。

    TAFE有三种途径,一是公有类,二是社团类,三是私立或企业内在职培训。

    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还有一点,不与普通教育截然分割,而是可相互衔接的。它采用职业资格框架将二者结合起来,实行学分制,依靠学分的多少发给相应的结业证书、资格证书或文凭。但是TAFE一般不授学位,要取得学位,需进入高等教育学院或综合性大学深造。

四、英国的GNVQ模式

    英国的GNVQ模式主要特点为整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

    英国的职业教育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专门的职业教育,这以政府投入为主,在继续教育机构中进行;一种是职业培训,这以企业投入为主,在企业里进行;还有一种是在普通教育中渗透的职业教育。

    选择什么类型的职业教育,对16岁以上已完成11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来说,是开放的。因此,英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比较复杂。但是,英国政府重视能力,并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证书GNVQ来积极推行能力本位教育,并因此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等值体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牡丹栽培简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