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发展花卉业的优势
1.1 种质资源优势
我国是世界上野生花卉资源和园林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全国约有高等植物3.5万种,是月季、菊花、兰花等多种名花的起源中心,杜鹃花全世界有800多种,我国就有600余种。在栽培的名花中,我国有梅花品种300多个,牡丹品种460多个,菊花品种3000多个。丰富的种质资源为我国花卉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1.2 气候资源优势
我国幅员辽阔,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等多个气候带,加上地形、海拔、降水、光照等的不同和变化,形成多种生态类型和气候类型,可以充分利用天然条件做到适时适地栽培,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收益。如云南省昆明市,四季如春,有“天然温室”之称,这样的气候条件是许多国家无法比拟的。
1.3 劳动力资源优势
目前世界花卉生产出现由发达国家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一个重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特别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和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也会增多。花卉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劳动力优势比较明显。
1.4 市场优势
目前,我国花卉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当低,以鲜切花为例,荷兰人均年消费150支,法国80支,美国30支,而我国城镇人口消费人均不足10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将是一个潜力巨大的花卉消费市场。
1.5 花文化优势
我国有关花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古到今,养花、赏花蔚然成风,代代相传。自古以来,有关咏花、赏花、论花的书籍数不胜数。有关专家研究,截至清代,历代咏花的诗词达3万多首。许多花卉被赋予文化内涵,如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等等。我国的花文化底蕴丰厚,对普及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花卉鉴赏水平,扩大花卉消费是十分有益的。
2 我国花卉业的发展对策
2.1 搞好发展规划
政府部门要了解国内外花卉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摸清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土壤肥力和现有花卉种质资源,搞清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者素质。确定花卉业发展目标,切莫盲目跟风。
2.2 建立完善的科技支撑体系
各地政府应加强人才开发,保证花卉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管理和营销人才。扩大新品种的引进,并从中选出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良品种。
2.3 强化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按标准生产是提高花卉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中国花卉健康走向国际市场的基础。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宣传,并在花卉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加强检测和管理。对没有国家标准的花卉品种,要研究制定地方标准。
2.4 制定优惠政策
政府部门可以加大公益性投资,如花卉园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意识地扶持一些花卉龙头企业,以带动周边群众;对花卉企业或种植者在融资上给予支持。另外,对花卉出口的运费,政府也可给予适当补贴。
2.5 加强信息交流,调整花卉产品结构
信息就是效益,是花卉生产企业的生命。应建立一个灵活畅通的信息网络,为花卉生产、经营、科研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要掌握市场信息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经营方向,因地制宜地安排生产内容,改变产品品种结构,这样才能不断增加企业的活力。花卉生产与其他生产经营活动一样,在坚持特色苗木生产的前提下需要更新产品,捕捉市场信息,全方位瞄准市场,生产优质、畅销的花卉产品,开发利用珍稀植物、垂直绿化植物、彩叶植物和乡土树种,同时有计划地在城市近郊发展盆花产业。
2.6 增加科技和资金投入,提高产业化水平
花卉业是一项高科技、高投入、高效益的产业,要使我国花卉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重视和加强科研教学力量,加快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走科技与产业相结合的道路。只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和完善的生产设施,较大的生产规模,才能生产出优质的花卉产品。近年来,我国花卉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科技水平有所提高,但与世界先进生产国的荷兰、日本、美国等国家相比差距仍较大。目前,我国花卉业每公顷产值仅为荷兰的1.7%,以色列的5.9%,哥伦比亚的7.7%。因此,我国花卉业的发展已经不再是生产面积的扩大,而是单位面积平均产值即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就是实现优质高效。要达到这一目标,主要靠科技的转化和开发。为此,除发挥各地的技术优势外,应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逐步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同时要加大资金投放,建立一批上规模、上水平的设施栽培企业,以提高花卉业产业化水平。没有现代化的生产设施,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发展速度就缓慢,高新技术的应用就无从谈起,当然新品种开发也无法实现,高品质、适时出花和周年供花也不能成为现实。因而,要在各级政府、部门及整个行业的齐心协力下,加大科技、资金的投入,理顺管理体系,健全流通网络,才能真正形成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一体化的花卉生产产业化的新格局。
2.7 健全合理完善的流通网络
完善合理的信息和流通体系是发展花卉业的必需前提。流通网络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花卉生产和销售是一对矛盾,是发展花卉企业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外已经健全了供销渠道的系统化管理,如荷兰设立的花卉拍卖市场,我国是否可以借鉴。目前我国的花卉交易市场尚不健全,全国花卉市场网络还没有形成,因而要改变目前花卉企业供求脱节、流通不畅、封闭、零散的状况,就需要合理规划,形成流畅的全国花卉交易市场网络,使花卉产业健康、顺利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