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易》设“小过”与“大过”,看“考研、考博”热

(2016-10-17 18:02:34)
标签:

杂谈

【专栏】

“两岸易经分享41”:《周易》设“小过”与“大过”,看“考研、考博”热

2017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考预报名已截止。

招考网站的一组数据显示:近年来,考研热度不减,特别是2016年报考人数更创下历史峰值,达177万人。

参与“考研”一族中,理由多多。

http://image.uc.cn/s/wemedia/s/20161017/662bfd86442dff97eede56cb25ac7163x503x365x44.jpeg

有些人为了改变本科不理想的局面,有些人受困于没有适合自己的好工作,也有人想读万卷书走学术之路,还有一部分人也可能为了逃避现实、躲避工作,也有些人在盲目跟风,随波逐流……

有分析称,一大现实原因在于,中国教育体制在不断的改革与发展,高校不断扩招,本科毕业人数也逐年增加;同时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对更高层次人才的需要量随之增加,因此,学历的提升成为越来越多考生的必然选择

或许在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会迷茫和痛苦,无所适从。此时此记得,最好能要静下心来,问问自己,为何考研?

然后再做选择,再积蓄实力。

今天的文章里,台湾著名易经教授黄来镒先生同分享了一个信息:台湾从“博士满街跑”到现今的“博士没人考”。

(二)

事,需有度,过,犹不及。

《易经》的第62卦为《小过》卦。

一卦直言三凶,除了《小过》卦外,还有四卦:《师》卦、《恒》卦、《剥》卦、《颐》卦。

除言三凶外,《小过》爻辞还无一言吉。

雷在山上,《小过》。山上的雷声比大地上的雷声更强烈,所以小过卦象征着过分,但过分得并不严重。

六二、六五爻均为阴,实力明显不够。

故卦辞说:适宜坚守正固,适宜做小事,适宜往下走,非常吉祥。不要做大事,不要向上发展。(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

http://image.uc.cn/s/wemedia/s/20161017/f65e3b910a1c606804c5ba6792a60903x512x341x27.jpeg

再返回看《周易》的第28卦《泽风,大过卦》。

兑泽在上,巽风在下,小女遇到了长女,阴阳也失衡,只不过阳大于阴

卦辞说:栋梁弯曲。适合有所前往,亨通。(栋桡。利有攸往,亨。

中间过强,首尾两端基础弱,明显撑不住,大过卦又是怎样的通达?

《大象传》说:沼泽淹没了树木,大过。君子坚定不移而无所畏惧,避世隐居而毫无苦闷。(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原来如此:大过后的大悟。

(三)

《易经》曰:“超乎中曰:过”。

故周易设有《小过卦》、《大过卦》,醒示世人。

中华海峡两岸周易科学交流协会创办人兼理事长、台湾著名易经教授黄来镒先生,前日分享的一篇文章是《“中庸之道”与“盛极必衰”》。

一文中,黄来镒教授谈及古代的博士,称指博览群籍,博通古今的读书人(士)。汉武帝独尊儒学,设五经博士,通晓一经以上者,便授以官职。

为此,黄来镒先生建议:凡事必须合乎“中庸”、“中道”、“中和”。博士找不到自己预期的好职业、职位,在现实的社会,读到学士、硕士可也,此乃正常现象。

http://image.uc.cn/s/wemedia/s/20161017/6e27fbd44bd77a9eed2eeccd5886a8e7x587x367x24.jpeg

原文分享如下:

《易经》是一部阐述“宇宙和合的中道哲学”的经典。

“过”与“不及”均非中庸之道,凡事阴极必反(返)阳,阳极必反(返)阴,极阳、极阴皆非常态。

台湾过去教出过多“博士”,形成“博士满街跑”。

近年,教育风气与观念转象,变成“博士没人考”,今年,连台湾最好的大学——台湾大学也有五个系所博士录取率挂零。

古代的博士,是指博览群籍,博通古今的读书人(士)。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学,设置五经博士,并录取博士弟子員五十位,跟随博士学习经书,通晓一经以上者,便授以官职。

在重视学历的台湾,前几年各大学大量增加博士研究生,短短十五年博士毕业生暴增二倍半。

http://image.uc.cn/s/wemedia/s/20161017/49bcb86334786c683d14236d27b7ed14x641x418x32.jpeg

《易》曰:“超乎中曰:过”,故周易有《小过卦》、《大过卦》,醒示世人。

博士找不到自己预期的好职业、职位,在现实的社会,读到学士、硕士可也,此乃正常现象。

这正是《易》理的最高境界……凡事必须合乎“中庸”、“中道”、“中和”。

                                                            ——臺灣《易經》後學黃來鎰纂輯

http://image.uc.cn/s/wemedia/s/20161017/9e7ee22eda9a425ea2e0228142a84253x478x184x9.jpeg

  【告之】"安阳源易缘"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一点资讯、凤凰博报、搜狐公众平台、企鹅媒体平台、知乎、今日头条、UC订阅平台、新浪看点、简书、号外、原创基地、京东号、众媒号、九派号等公众媒体已先后同步开通。 订阅关注,喜乐多多!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刊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如需刊载,请通过本平台留言获得授权。欢迎转发朋友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