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专栏】
两岸易经分享35:畏天道无常,“十五的月亮十七圆”
(一)
常言有云“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但今年的圆月却珊珊来迟,直至9月17日的凌晨3时许,才会“圆满”。
今年的中秋月圆可谓是:“十五的月亮十七圆”。
有异于往常,天文专家指出,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是2007年。
综观近十年,中秋月“十五圆”的现象有3次,“十六圆”的现象有5次,“十七圆”的现象有2次。
天文专家表示,虽然中秋节当晚的月亮并不是最圆的,但公众用肉眼无法分辨,对赏月也没有太大影响。
http://image.uc.cn/s/wemedia/s/2016915/101b4e3c5b8220e17da306eb47f453a2x638x373x31.jpeg
《荀子·天论》中言:“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周易》道:夫时有否泰,故用有行藏;卦有小大,故辞有险易。一时之制,可反而用也;一时之吉,可反而凶也。
从月圆月缺的规律看,春秋有序,天道无常!
“卦不敢算尽,畏天道无常;情不敢至深,恐大梦一场。”
(二)
每逢中秋节,赏月是不可或缺的话题。
追溯中秋赏月的来历:八月十五在秋季八月中间,故曰:“中秋”。
为何人们钟情中秋赏月?
曾有美文诗篇:“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瑶台宝鉴,宜挂玉宇最高头;放出白豪千丈,散作太虚一色。万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风露助清幽。”
http://image.uc.cn/s/wemedia/s/2016915/9d338bfc8cd6da9ac9479ddff4a5ad7ax641x374x21.jpeg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从时令上讲,中秋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历经亘古,人们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庆祝丰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夜幕来临,碧空如洗,洗一轮圆月东升,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
月亮,凝聚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除浪漫于花前月下,中秋赏月,有哪些启示呢?
中华海峡两岸周易科学交流协会理事长、台湾著名易经教授黄来镒先生,提出:世人更应效法古人以“月圆”为师,行“修身养德”之功;
(三)
9月14日,中秋来临之际,黄来镒先生在分享的文章中,除为读者朋友送来了中秋祝福外,还就”中秋和月饼的来历、自然现象、如何赏月,结合并运用易经知识,进行了著述。
原文分享如下:
孟、仲、季代表首、中、末。
《中秋》者,仲秋也,为《秋之中》。
《中秋》名辞,最早见于《周礼·月令》:“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仲秋行春令,则秋雨不障。”
当时文中没有提到“赏月”,当然更不会吃到“月饼”。
因为,“月饼”是到了唐朝,唐高祖的宰相裴寂所发明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2016915/34bba13f3da039c482a11f43e775ef53x641x393x39.jpeg
另外,根据《唐书·太宗记》书中有 “八月十五中秋节”的记载,则可推知唐太宗时代已有《中秋节》。
唐朝、宋朝時代的“中秋节”已是文人雅士,甚至升斗小民“玩月之时”。
因为唐朝文人欧阳詹《長安玩月詩序》曰:“月可玩,玩月古也。秋八月十五夜,诣陈之居,修厥玩事。”
有人说“玩月”即今日之赏月,也有人说这是诗人們“莫使金樽空對月”的浪漫情怀。
http://image.uc.cn/s/wemedia/s/2016915/63b72e56e3fa5e2ef36285862c347267x641x353x25.jpeg
大自然景象,阴历每個月十五日,月亮圆满,盈而无缺
《易经》十五卦《謙卦》为和谐、对称、平衡、圆满无缺、卑以自牧,谦谦君子、劳谦撝謙的卦。
《谦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中六爻皆吉的卦。
中秋赏月,世人更应效法古人以“月圆”为师,行“修身养德”之功;
——臺灣《易經》後學黃來鎰虔誠祝福諸位前賢、大德:中秋,秋秋貌!(秋秋者,展翅飞翔也!)
http://image.uc.cn/s/wemedia/s/2016915/4a007d71882088ef44fa8fb861455bc3x478x184x8.jpeg
【告之】"安阳源易缘"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一点资讯、凤凰博报、搜狐公众平台、企鹅媒体平台、知乎、今日头条、UC订阅平台、新浪看点、百家号、简书、号外、原创基地等公众媒体已先后同步开通。 订阅关注,喜乐多多!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刊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如需刊载,请通过本平台留言获得授权。欢迎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