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专栏】
两岸易经分享23:周易里的“中正”与“保合太和”
“太和”二字出自《周易·乾·彖辞传》中“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和太和乃利贞”。
这段话的意思是天道变化,使得万事万物按照自然规律发展,阴阳合和,太和元气常运不息,万物和谐共存。
http://image.uc.cn/s/wemedia/s/2016816/63ab1ad308b3c9b24df4da43e9cd1175
这段话里谈到三个层次的和谐:
“太和”——最高的和谐,包括宇宙、社会、人生、国家和习总提出的“中国梦”都互为一致;
“保合”——是协调和保持。
“中和”是我们国家所提倡的“和谐”。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间的和谐……
中华民族的瑰宝——北京紫禁城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南北中轴线的显要位置,殿高35. 05米,面积2377平方米,共55间,72根大柱,是故宫中最高大的建筑。
太和殿的内部及外部构造是中华民族古老智慧的结晶,在这里,除了奇异的雕梁画栋、独特的设计布局以及令人目不暇接的稀世珍宝外,她的坚固程度也令人叹为观止。
自太和殿建成以来,遭遇过多次大地震,她依然像一位坚强的巨人傲然屹立,丝毫不受影响。
http://image.uc.cn/s/wemedia/s/2016816/03759dd83c2531e0e4b52e70db1402a4
万事万物互为阴阳,有“和”,就有不“和”。
”不和谐“体现在《周易》卦象中,有四种类型:即阴阳不交、阳刚过甚、阴柔过甚和阴阳斗争。
什么是大吉大利,怎样理解“保和太和乃利贞”?
保,保持。合犹成也。太和乃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时之气皆极调谐,不越自然规律。
这犹如道家与佛家的打坐原理,就是“保合太和”,将身心舒缓平静,永远是祥和自然,亦即是“持盈保泰”。
在解读《周易》64卦中的象数理时,判断是吉是凶,其中的卦爻所处位置很关键:中,胜于正!
“中,即重守中不偏。正,即正道而行。中正,即既中且正,中胜于正。”
学习《易经》,就是要让自己晓得修养,懂得配合自然之道,调整性与命,使性命正位。思想用得太过了妨碍了性,身体太过劳动,就妨碍了命,两个要中和起来,所以各正性命,于是“保合太和”。
http://image.uc.cn/s/wemedia/s/2016816/364e856ad6ef9a654c7e52e118194ae7
8月15日,台湾的黄来镒教授,分享的易经内容,谈及《易经》中的“中道”与老子《道德经》中的“守中”。
中国儒家经典——《大学》中有句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将这句话刻在澡盆上的警词,旨在激励自己自强不息,创新不已。
文中三个“新”字,本义是指洗澡除去肌肤上的污垢,使身体焕然一新,在这里引申为精神上的弃旧图新。意为: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持之以恒。
”每每细读黄来镒先生分享的易经之道,每日都有新的不同收获,荣幸之至!
原文分享如下:
《易经》强调"中道",一卦之下卦与上卦的中爻,亦即二爻与五爻的爻辞均有中庸、中道、中和的精神与义涵。
《老子·道德經》:“天地之間,其犹橐籥(音:tuó yuè)乎?虚而不虚,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橐,音拓,籥,音药。天地就像一个容器的空间。
橐籥是一种中间虚的风箱,但是只要轻轻用手或脚在橐籥上一压一放,就有巨大的风吹向炼铁的火炉上,让火更炽旺,所以,看似虚空,却是妙用无穷。
http://image.uc.cn/s/wemedia/s/2016816/b9f6e74ee139ebd37202e2fcb0caf960
说话是一门艺术,话多易犯错,话说多了就不容易静心再学习,也容易引起争议。
“守中”的“中”有”虚空“之意,话不可说得太满,保留回旋的余地,多听、多学、多体验、多实践,便能守住“虛静保身”的境界,让一切回归正道。
http://image.uc.cn/s/wemedia/s/2016816/d9f6168150dd270fbe614a202266b6e3
【告之】"安阳源易缘"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一点资讯、凤凰博报、搜狐公众平台、企鹅媒体平台、知乎、今日头条、UC订阅平台、新浪看点、百家号、简书、号外等公众媒体已先后同步开通。 订阅关注,喜乐多多!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刊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如需刊载,请通过本平台留言获得授权。欢迎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