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坷垃张光
坷垃张光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231
  • 关注人气:2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谁谁?爱谁谁!——电视剧《奸细》让我们半晕、半醒、半痛

(2012-07-29 16:52:20)
标签:

电视剧

《奸细》

八路军

台词

女特务

国民党

军统

艺术创作

韩晓欧

杂谈

分类: 视听杂谈

    “爱谁谁?”这句诞生在21世纪的词语,是从电视剧《奸细》中,那位上个世纪30年代里的八路军干部剑飞嘴里吐出来的。后面还跟着一句:“连老天都哭了。”听到这句台词时,相信不少观众也会跟上一句:“连我们都晕了。”

     当剧中三位刚刚新婚的八路军干部,每日里捉磨着怎么不与老婆同房时,我们晕。当李檬用嘴咬得新郎丈夫楼剑飞嗷嗷大叫,隔壁的邓团长用碗扣墙壁上贴耳偷听,我们晕。当剧里的台词冒出什么:“来红、倒霉……”而邓团长听不懂?我们晕。就仅仅因为三位八路军指战员与同样也是八路军战士的新婚妻子之间,如何避开洞房花烛这事就占用了好几集的时间,这样的电视剧前所未闻。因为有个天大的理由;她们当中有个国民党奸细?

    如今的谍战剧已经是编得五花八门了,这部剧可再加上一句“无奇不有”。总共就这么三位指战员,偏偏就娶了两个在国民党军统特训班里出来的特工。编导用了大量的镜头和台词来渲染革命干部与“女特务”老婆之间的柔爱、怀疑、担忧和忐忑不安。有句老话叫“伴君如伴虎”,这里是“伴妻如伴狼”啊。当我们听到楼剑飞感叹:即便自己的妻子真得是奸细,自己也要死后与她葬在一起时。当我们看到邓团长坐在亡妻晓鸥的墓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喃喃自语:“晓鸥,下辈子我还要你做我的媳妇。”时,人性猛然被放大到极致。是什么让爱的力量超越了尚未分明的敌我界线,是人的个性中最基本的底线——自信。为此,编导残酷地剥去了传统艺术创作中的那些常规特征。踩着这条脆弱的底线,一步三晃地晃晕了许多观众。笔者就此问了曾经为新中国打天下南征北战过的岳父,他的回答很简单:扯。

    除了这些纠结的情爱之外,剧的故事虽然在逻辑性上勉强说得过去,可却被编导们刻意安排的镜头语言搞得非常混乱。韩晓鸥临死前对赵主任说的话,被隐藏了十多集。保卫干事田涛与韩晓鸥明明是巧遇,却之前就把拍戏时才用的血浆袋藏在身上,还需要被赵主任的枪准确打在血袋上。林薇从没有进过军统受训,凭什么可以知道用军统高度机密的手势向李檬暗示?当故事中所有的迷团被那个神秘兮兮的赵主任一一解开后,你仿佛觉得如同外过影片中那位大侦探波洛在得意地、教科书般地解释自己的神算。但在这里,我们只能说是半醒,因为还有半只眼睛被那些弯弯绕的剧情粘得睁不开。

    直到本周二晚上看到罗天刚与林薇的壮举之后,剧才算是从搞笑、玩玄,到震憾人心。我们知道在怀海战役打响之前,敌方的军事布署计划就已经放在了解放军前敌指挥部的桌上这样的真实事件。也知道我们的特工的确在台湾国民党高层潜伏多年。但把这些真实的背景落在这部剧里,有些不搭调啊。看到被“开除”了党籍,在山区小学教书的罗天刚,看到眼见儿子却不能相认的林薇,观众们心痛。看到剧的最后一个镜头中出现的一行字:“罗天刚与1965年病逝。”我们对剧中的他无比敬佩,心中依然隐隐疼痛。同看电视的妻子认为他之所以没“平反”是赶上了“文革”。看来以革命历史为背景题材的电视剧一定别太离谱啊,否则让我从爱谁?到爱谁!一个符号之差,感受却是天地之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