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middle/861aa371tc247d8006b90&690
追梦人——作家韩静霆写作之外的故事
小时候,谁都会做上几个甜甜的梦。醒来后,有的梦消失了,有的梦变得模糊不清,而有的梦却被你追上了,变成了现实
他是作家,是长篇小说《凯旋在子夜》的作者。他写的歌词《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曾被歌星韦唯唱遍了中国。他是位二胡高手,一曲《二泉映月》能拉得丝丝入扣。
他生了个名扬全国的儿子叫雪村,当年记者采访韩静霆,看到还在上学的雪村老老实实地坐在里屋写作业。
走进他的家,你还会发现,7尺长的单宣横悬在墙上,纸、笔、墨、砚样样俱全。
有个不知底细的人问他:“韩静霆,你还能干些什么?”他笑着回答:“我没想干些什么,只希望追回儿时的梦。”
身背二胡,美术考场试笔 无心插柳,巧遇戏校招生
中学时代的韩静霆,也说不清自己究竟然是爱画画还是更爱拉二胡。小镇上的人们常常看到他走到哪就画到哪;走到哪,身上的二胡就背到哪。甚至参加美院附中招生考试时,韩静霆竟也背着二胡走进了考场,引起考生们的一阵笑声。其实,他的小伙伴们知道,韩静霆的那把又破又旧的二胡,是他利用课余时间打工挣钱买的心爱之物。也正是这把二胡,把韩静霆送进了文化圈,送进了艺术的殿堂。
也许是音乐和美术赋予了少年韩静霆更富有感情色彩的个性。每逢不大不小的事,别人尚未察觉,他却动了真情。他记得从小就为了一个算命瞎子那孤独的三音笛声感动得小脸煞白;他更记得那次美术考试后就为自个儿素描比别人强激动得忘所所以,颠颠地装瘸子上楼,以至于碰翻了老师手中的石膏像,砸了自己的画家梦……
美术考试后,韩静霆一肚子不服气地同伙伴们一同睡在了文化馆的水泥地上。半夜,没睡踏实的韩静霆索性坐起来,操着二胡有滋有味地拉开了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一位戏校老师凑巧途经此处,听到优美的琴声,看着坐在地上的韩静霆,激动不已。第二天,这位老师从考场抽走了韩静霆的报名表,直接送到了戏曲学校。此后,韩静霆从戏校考入四平艺校,在省艺专进修,直至1963年,韩静霆以全国4个考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从而实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梦——音乐之梦。
这个梦来得是那样偶然,正如他常爱形容的那样:“插了柳,春天却不知道。”
为情所动,千里求师学画 喜得真传,熟写一路“中锋”
说来也巧,韩静霆当年的小画友中竟也出了位名画家的葛鹏仁。不管韩静霆是否承认,他毕竟是把考美院附中时的一肚子不服气带到了人生的旅途之中。久而久之,随着紧张的大学生活,艰辛的农场劳动,劳神的部队宣传工作,以及忙碌的文学创作,韩静霆几乎忘却了那场考试,剩下的只是儿时对绘画的发地种浪漫的憧憬。
1979年,韩静霆偶然在电视中看到了甘肃画家韩不言的专题介绍。那一幅幅充满神韵的画卷,那位双目几乎失明的画家对绘画艺术的奉献精神,深深打动了韩静霆的心。第二天,韩静霆给韩不言先生写了封信,并去了趟甘肃向画家求教。韩不言先生曾在齐白石门下学了七年,深得齐派真传。他热心地向韩静霆传授画技,他对绘画艺术执著追求的真炽情感使韩静霆坚定了学画的信心和决心。但由于韩不言双目视力加起来才0.1度,多有不便之处,故将韩静霆介绍到其师兄许麟庐处学画。
在许麟庐先生的指导下,韩静霆从逐渐了解齐派绘画的基本要领,能够熟练掌握齐派绘画特有的中锋运笔技能,在中国写意画及书法艺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时至今日,每回忆起那段经历,韩静霆不无感慨地说:“韩、许两位先生不但为人豪爽坦诚,而且作画、传艺精益求精。没有我们的指点,我真不知如何才能实现人生中的另一个梦——绘画之梦。”
物我两忘,气韵神韵齐美 艺不压身,文笔画笔同行
记得钱绍武先生曾向我谈过创作中的遗忘法则,说早年齐白石画长江数日未动一笔。10年后,齐白石再画此景,竟只剩下江中孤石上的一只小鸟……
韩静霆也追求一种遗忘。他希望忘掉自己,忘掉那些曾经很熟悉的技法,忘掉曾经表现过的物象。在韩静霆的忘却中,他的画面更近乎随意,墨色更趋于神秘,线条运用更为大胆。可以看到,那幅《老子出关图》中的梅花;傲骨冷艳,苍劲有力,犹如行草汉字。而老子那副差不多透明的脸上,充满了更多的禅意。整幅画面体现了一种扑朔迷离的朦胧境界。无论是技法,还是创意,都达到了较高的口位,颇有独到之处。正如韩静霆所体会到的:“只有一气呵成的韵味,也正是中国画大写意特有的魅力。”
近年来,韩静霆的绘画已形成风格,并得到行家较高的评价。部分作品被国外及海外人士收藏。1990年在广州举办个人画展时,曾使羊城新闻媒介竞相报道,纷纷称为文坛一奇。
俗话说
“艺不压身”。韩静霆把在文学、美术、音乐三种艺术创作中的体会糅在一起,使其相互作用,颇见成效。他在小说《大出殡》中描写的那套民间吹技打、活灵活现。他在国画《顿悟图》中刻画的那位禅师,玄机深藏,寓意十足。更使他得到益处的,是文学创作中所需要的空间形象能力,是美术创作中需要的音乐节奏和韵律。简单地比喻:音乐中的休止符就如同绘画中的空白。艺术门类之间只有操作上的不同,它们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创造。
本月中旬,韩静霆将赴福建参加图书节,并在图书节上举办个人画展。之后他要完成有关春秋战国时期内容的系列小说,他还将写几个大部分的影视剧本,还要策划什么大型文艺晚会……他真忙。
然而,在忙与忙之间,他还是能找到休息的空档。如同他每编好最后一个页码时,每搁下手中的画笔时,总会长长地吐上一口气,说声“歇啦”。
但在这“歇”中,他仍然默默地为自己祝福:“明天会有一个属于我的好太阳么?”
然后他又会唱起那首歌:“我对自己毫无把握,而对未来充满梦想……”
张光 1996年10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