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版《西游记》热播的同时也带来热议,确切地说是争议。其实一部电视剧引出点反响算不得什么大事,可偏偏剧的总制片人张纪中坐不住了,强力回应诸多质疑。
把张纪中惹出火的观众批评主要有三点,一是新版《西游记》在大量特技的使用下,却没显现出观众期盼的精彩特效。张纪中的回应是钱不够用:“我也知道跟美国大片差得远,但我们花的钱跟人家没法比”。二是剧里一些台词大玩穿越,比如沙和尚发话:“树上只有26个果子,却要打我们30鞭,你算术老师死得早啊?”对此张纪中的回应一定要带点现代意识,否则失去了名著新拍的意义:“如果还是依照前面的状态,语言上半文半白,没办法吸引从三岁到九十三岁的观众……”。三是师徒四人的造型引起很大的争议,尤其是猪八戒,被指就是一头站起来的野猪,实在太丑。甚至有小观众表示被吓到。对此,张纪中表示是为了忠于原著:“原著里对八戒的描述是'卷脏莲蓬吊搭嘴,耳如蒲扇显金睛。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那个猪八戒应该更像野猪。”
笔者很不理解张导的如此回应,由此也给张导三声回应。
一,钱不够,就别强凑。因为这是部古代经典,所以观众的心理预期远超其它电视剧。美国大片《指环王》和《阿凡达》故事很简单,因此连编导带观众追求画面特效的目的很明确。而我们的《西游记》来自一部厚书,故事和情景描述都很复杂,张纪中鱼与熊掌都想得,现在却说兜里却钱?何必当初。
二,想穿越,就别想通吃。从3岁孩子到九旬老翁都想揽进你的收视目标人群中,还真让我们为张纪中如此大胆的通吃法感到震惊。仅沙和尚那句"你算术老师死得早啊?"给谁听?卡通?不是。搞笑?无趣。学《大话西游》?不像。现代语言?生硬。
三,表忠心,却太离谱。剧中的猪八戒成了一头站起来的野猪,是这部剧角色造型失败的典型。问了几位朋友都因为老猪的模样太丑而换了屏道。尽管张纪中表示是为了忠于原著,但原著描述猪八戒是“耳如蒲扇显金睛”,我们只看到“耳像鱿鱼眼如豆”啊。原著描述是“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我们却只看到“玉米粒牙嘴如坑”。为什么观众对86版《西游记》中的猪八戒造型能够认可,而对如今的“野猪”如此反感?难道观众不尊重原著?其实仅就艺术创作风格而言,张纪中的确是位在形式美上特立独行的导演。比如他在《神雕侠侣》中可以让小龙女甜如蜜饯,让黄蓉俗如村姑,让裘千韧丑如鬼魅,这次敢让八戒变成野猪并不新鲜。
一方面要忠于原著,一方面要现代语言。一方面要玩特技,一方面又诉缺钱。倘若以这样非此即彼和顾此失彼的态度对待中国古代经典。张纪中手里握着的,就是一支败笔。要么你简化故事,省出钱来专攻特效。要么细述故事,少点花哨。总之,八爪鱼一样的什么都伸手,是艺术创作的大忌。落笔时,一位上海观众来电话中说:“这新版《西游记》真看不下去。”她有可能代表不了大多数人的看法,但对从小到老的观众一律通吃的张纪中来说,听上去可不是好声音。但愿张导在观众反响面前稳住神,想想前因后果,想想什么才算是创新的新。想想什么艺术创作与观众认可的关系。至少在这位猪八戒的造型上多动动脑筋,看看这个“野”字是否站得住脚。
■张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