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偶然的对话,让我们听到了外省市人对北京卫视的看法。听听,可能有千里之外的另一种感受。
观众:感觉北京卫视的主题是想做一个身边事的主导型电视台。可卫视毕竟是给全国人民看的,不能只说身边事。记者:没有身边的,哪有全国的。可能是理解上的不同吧。
确切地说,应该是一位上海女人眼中的北京卫视。为什么找来位上海观众谈谈看法,皆因一次偶然感受所致:笔者去年到重庆办事时想家了,就在宾馆看北京卫视,想知道北京有什么新鲜事情。其感受与身在北京时看北京卫视的滋味大不相同。于是就在与上海的朋友不经意的聊天中发现了她对北京卫视的看法,满有意思。
来听听我们的几句对话:“看了两天北京卫视,除了新闻、《身边》和天气预报,剩下的《养生堂》和连续播放的电视剧,简直就是个为家庭主妇设立的地方安抚台。广告还真不少!”这位上海朋友的话真够直白。我的回答是:现在的核心电视观众群确实是上了些年纪的人,家庭主妇更是铁杆观众,电视节目锁紧在他们身上,合理吧。上海朋友又说啦:“我以为BTV会有不一样的娱乐节目,比如,美食追踪等,浙江卫视可是为了京城的美食不远万里,远征了皇城根的不少小名店。再比如,旅游卫视也没少介绍皇城根下的可去之处。北京多好呀!有悠远的历史,有与时俱进的时尚和经典,还大腕云集,要什么有什么,也该是想什么唾手可得什么吧!可感觉播出的类型有些少。”我的回答是:北京卫视也有《这里是北京》啊,再说各地卫视台只有挖掘身边的事情,才更有民族性吧。然而,我的这位朋友话锋一转,谈出了地方向全国辐射的理由:“卫视毕竟是给全国人民看的,不能只说身边事,卫视走了地方台的定位,而不是走卫视的定位了。”这的确是个值得思考的话题。北京电视台有那么多频道,说身边事的地方太多了,我们是否可以把北京卫视办成北京“窗口”,各地观众只要趴在这窗台上往里面一看,北京最经典的可以一览无余,包括新闻、服务、欣赏、揭秘和北京台最有分量的观点等等。
这位上海朋友还表达了对北京卫视某些节目的赞扬:“早上那个《身边》节目做得不错,今天正好讲酒驾,有跟踪录像,有嘉宾参与,从节目的安排上和嘉宾的发言上,可以看出北京人的素质和语言艺术的地方特色,是一款很不错的地方节目。我还是蛮喜欢BTV的《身边》和《养生堂》的。”另外她也把上海卫视节目搬出来显摆了一下:“上海卫视节目的地方特色发挥得很好,滑稽戏大腕当家,加上这些年培养的精英主持人,把地方特色做的有声有色,按说上海没有历史吧!可是,上海文化就在于江浙文化和海派文化的融合,所以,怎么看怎么感觉舒服……”没办法,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里面已经掺杂了一方水土一方人的地域特色。倘若单就审美来说,南方景致中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与北方绵延不断的苍山和雄壮的皇宫金顶有完全不同的审美味道啊。
然而,上海朋友的观感还是可以给我们一些提示的。哪些是最精彩的身边事,哪些是最应该告知全国观众的北京事,哪些是最体现北京特色的审美,哪些是最有北京身份的评论等等。总之,北京卫视的每个节目并不用很长时段,但节目品种要多、要精。倘若说北京电视台所有频道加在一起叫做“超市”,北京卫视就应该叫“专卖店”,是专门向全国观众展示北京的精品柜台。这就是笔者从上海朋友的观感中提炼出的一点点启示。□张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