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早以来,哭就有价,但大多数的哭价都在死人出殡中发生,亡人家眷出钱雇来哭丧之人,哭得越惨,酬金越高,尽管这样的哭并非是真正悲痛而哭,但好歹也算是为死去的人哭,哭得多少有点道理。可如今却发生了更为新鲜的哭法,一帮子有组织的、有明确目的和心理准备的职业粉丝为明星捧场而哭,还有哭的级别还有与之相应的哭价,哭到喉咙嘶哑50元、泪流满面100元、哭到昏厥200元。粉丝成了哭丝,哭得明星感慨不已,哭得旁观者唏嘘不已,哭得其他明星羡慕不已,哭得公司策划人偷偷窃笑不已。
把如此假哭的事情说穿了肯定刺伤了真粉丝们的心,万一见到偶像激动起来真掉了几滴泪咋办,旁人还以为你收了钱?鳄鱼掉泪还有个说头,可被人理解成为钱落泪,这泪落得也太损心肺。或许有人不相信此事会发生,但看看那些“某职业粉丝经纪公司,现诚招符合要求的工作人员,待遇丰厚。”的网上招聘职业粉丝的广告。当粉丝都变成了职业,还有什么不可能发生。
据报道,职业粉丝这个行业拥有自己的“金字塔”,在最底端、也是最庞大的职业粉丝被称作“蓝领”,一般为在校中学生或大学生,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出出力、跑跑腿,给明星、名人接机、为他们献花等,大多靠体力赚钱的。最顶尖的要数“金领”,他们赚的钱主要来自艺人经纪公司、赞助商,甚至是艺人的亲朋好友,一位“金领”级职业粉丝表示:“有一次他帮忙做一个选秀活动十强的巡演,十几天就赚了好几万。”
对职业化的说法我们并不排斥,但对粉丝职业化应该有冷静的分析。毕竟把一种属于人的偏爱转化成职业时,是否会使他们原本发自内心的、极具个性审美的东西变得越发畸形。这也和社会上那些协会不具有职业性质的情况一样,爱好与职业有完全不同的区别。前者是你爱不爱随意,后者是你爱不爱随钱。我看这职业粉丝的情况有点悬,掉几滴泪还是小事,倘若为明星之间有了矛盾助威、骂战、动手怎么办?不就是有两位女歌星的粉丝团队之间发生过冲突,甚至动手的事情吗?不就是有明星的铁杆粉丝准备集体到宋祖德的新闻发布会上自杀的想法吗?真到了那份上,可别说策划人没有责任。
哭的虚伪,笑的肉麻、骂的庸俗、打的无聊……当我们的娱乐圈里有了这些假惺惺,麻酥酥、火辣辣的东西出现,就不是如今已经够浓了的浮躁之气,而成了虚伪之风。对明星真正的爱没有价,真正的哭绝不能论价,否则,就出卖了自己的感情,说重点,包括灵魂。
张光/点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