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张笑脸,和160条人命

(2011-08-03 13:24:28)
标签:

特蕾西

悉尼港

里奇

旧金山金门大桥

自杀崖

杂谈

分类: 读文悟世

  平日里见到笑脸的机会很多,但对一个行将自杀的人在生死瞬间里见到的,大多是惊恐、担忧和严肃的脸。因为人们不愿意目睹一个生命的消失。在澳大利亚悉尼港附近有座“自杀崖”,平均每年大约有50人在这里跳崖自杀。可有位现年已经84岁的老人唐·里奇,竟然在近50年里,用他那张笑脸把至少160条生命从死亡线上拉回。人们称他为“守护天使”。
       一些获救者回忆,他们站在悬崖边上,失魂落魄,正犹豫是否跳下去,突然听到一个柔和声音传来,压过海浪和海风声:“你为什么不过来喝杯茶呢?”回过头来,他们看到一张笑脸。这张陌生人的笑脸让他们萌生出生活的希望。老人说:“我从不试图给对方提供忠告、建议或窥探什么,只是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微笑,问对方是否愿意聊聊,邀请他们到家里喝杯茶。”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里奇救人救到了这份上,除了心善之外,还有一种对生命的深刻理解,那就是生命不仅仅是器官的活力,更应该有快乐和温暖。人是有思想的高级动物,倘若这些思想给你的全是痛苦不堪,可什么样的思想会预测到你会终生痛苦不堪而闯不过去自杀这一关?不就是曾经有一名自杀者在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留下的纸条:“如果有人在我去大桥的路上朝我微笑,我就不跳。”结果他没有看到有人对他笑。
       里奇也有没能救下自杀者的时候。2005年,尽管里奇曾努力劝说,但一位名叫特蕾西的女子最终还是跳下悬崖。里奇已经记不清当时情形。但特蕾西的母亲说,她相信女儿跳崖前,里奇一直陪在身边。她说,女儿生命最后时刻,能体会到里奇带来的温暖,令她感到宽慰。对将死之人,即便是我们无力挽回他的生命,也一定要把温暖送到他人生的终端。这恐怕是我们对生命这个词汇最美的另类注解。
      里奇的家住“自杀崖”附近一座二层小屋,曾是一名人寿保险推销员的他每天早晨起床后第一件事是到位于二层的卧室窗前观察。如果发现有人站在距离悬崖非常近的地方,他就会冲过去。前不久,伍拉勒地区议会把“2010年度公民”奖授予里奇夫妇。我们也被里奇对他人生命的珍视所感动。有位外国人说过:“人性是我们最靠得住,最好的朋友。”里奇老人就是这样一位以人性助人的“守护天使”。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同时,在社会文化高速发展的同时, “人性”这个人类最原生态的本能,很可能变得更为珍贵。因为有里奇为证,有被他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那160条生命作证。         张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