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明的幸福生活来自“黑砖头”式幽默
(2011-08-03 13:15:56)
标签:
范明《手机》砖头幸福生活原生态杂谈 |
分类: 读文悟世 |
也不知道世界上怎么会有黑色的砖头,反正自从《手机》播出后,这个“黑”字就与砖头联系在了一起,演员范明就与“黑砖头”联系在了一起。观众们也把范明的剧中角色和他的真实生活联系在了一起。原来他的幽默并非仅是表演技巧,并非是剧本的要求,而是他的性格所致,在范明的幽默后面,有两个字——真实。
1985年,身穿新西装,挂着三角领带,梳了个三七开“分头”的范明去报考文艺兵,被朋友看成是傻幽默。没考上后他按朋友所教对着领导声泪俱下,动之以情,之后自己都觉着不好意思,有那么点酸味的幽默。当领导决定让他进了军区文工队后,留给他的位置是拉大幕。台上有人演唱,台后范明就给工作人员演唱。结果被领导表扬“拉大幕都能拉出节奏拉出音符来。”多年以后,许多人惊诧范明说学逗唱样样都会。“那是拉大幕打下的基础。”这算是范明人生中带着咸味的冷幽默。当在某届大学生电影节中,登台领奖的范明因“衣冠不整”被剪去了领奖的镜头,激动之余回去看录播的他感到了苦涩的幽默。当与比自己年岁大的出版社女编辑厉玲相识、相恋、到刚结婚范明就成为继父之后,他的习惯性幽默就成了呵护爱人,呵护继子,呵护幸福生活的润滑剂。
凡属于原生态的东西,往往是最不被人们注意的东西。性格如此,习惯如此,说穿了,事业依然如此。范明在《手机》里的“黑砖头”式幽默非常自然,生活中的范明同样幽默得这么自然。1997年,当继子韩冷第一次见到范明叫了声“爸爸”时,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范明愣了:“你,你不用叫我爸爸,叫我叔叔就行。”这种剧本里常见的幽默味的台词,真实落在了生活中范明的身上。他没有修饰,没有躲闪,他以原生态幽默直面人生中的尴尬、矛盾、过失和误解,如同他刚刚放出了“全国优秀的喜剧演员就那么几个,除了葛优范伟,再往下数,就该是我范明了”的豪话。没几天就对媒体表示这“全国第三”只是句玩笑,把最容易在娱乐圈惹祸的这种是非由头很自然地“幽默”了一下。
无论是剧中的“黑砖头”,还是生活中的范明,都给了我们一个启迪,幽默与搞笑属于艺术,也属于生活。前者让我们捧腹大笑,如同范明透露:“我老婆虽然平时已经很习惯我的幽默,但看这个戏还是乐得不行。”后者让我们心中得意洋洋,如同范明拍戏时都掏出继子的照片显摆个不停:“怎么样,我儿子是军官,帅气吧。”听上去,与“黑砖头”没什么两样。如此,幽默早已经融化在范明的幸福生活中。
张光
1985年,身穿新西装,挂着三角领带,梳了个三七开“分头”的范明去报考文艺兵,被朋友看成是傻幽默。没考上后他按朋友所教对着领导声泪俱下,动之以情,之后自己都觉着不好意思,有那么点酸味的幽默。当领导决定让他进了军区文工队后,留给他的位置是拉大幕。台上有人演唱,台后范明就给工作人员演唱。结果被领导表扬“拉大幕都能拉出节奏拉出音符来。”多年以后,许多人惊诧范明说学逗唱样样都会。“那是拉大幕打下的基础。”这算是范明人生中带着咸味的冷幽默。当在某届大学生电影节中,登台领奖的范明因“衣冠不整”被剪去了领奖的镜头,激动之余回去看录播的他感到了苦涩的幽默。当与比自己年岁大的出版社女编辑厉玲相识、相恋、到刚结婚范明就成为继父之后,他的习惯性幽默就成了呵护爱人,呵护继子,呵护幸福生活的润滑剂。
前一篇:把“野心”穿在身上?
后一篇:祸起“小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