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侯耀华周立波隔空对“骂”

从电视台节目里听到了侯耀华当众向周立波开炮:“我觉得他很难走下去,他现在靠的是有一个班子为他准备,一旦这个班子闹翻了,就走不下去了。”此外还直斥“周立波‘谈不上自己的风格’,被称做‘上海滑稽界代言人’不够资格”,并认为其前景堪忧。之后到周立波连发多条微博,写道:“年轻人要尊重老年人,因为,你也有老的那一天。老年人要善待年轻人,因为,年轻人能看着你慢慢变老,而你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言语中虽未指名道姓却耐人寻味,似借讲道理对侯耀华进行回击。
侯耀华与周立波的“隔空对战”也吸引了不少围观者。有人认为两主角均有借机炒作之嫌,不过仍有不少挺周派在微博中直斥侯耀华借名人博出位,早在两年前侯耀华就在节目里狠批郭德纲年轻却无阅历,相声不值那个价,看他的相声还不如去捐希望工程。现在人家周立波红了,又转过头来炮轰对方没有自己的风格很难走下去。也有部分持观望态度的人表示:“同行可以互相不买账,但不可以互砸饭碗。”
仅就两位的本事来说,功夫都在嘴上,但这嘴应该用在舞台上。联想起近日里孙海英与冯小刚连续不断的嘴仗,联想起张伟平为护张艺谋出口不逊,联想起郭德纲借演出泄私怨,使我们感受到一丝凉意,不是来自深秋的寒气,而是一不留神被唾沫星子溅到了脸上。什么“资格说”、“孙子说”、“吃药说”、“变老说”、“妓女说”、“羡慕嫉妒恨”之说等等,哪里沾得上文艺批评的边际。都说文人相轻,艺人捧场,怎么连艺人之间也相“轻”了?都说我们缺文艺批评,怎么一张嘴就占卜似的看穿他人前景堪忧,就看着你慢慢变老呢?
想来想去不外乎两种可能,一种不太健康的可能是借新闻自炒,如同心理咨询师雷开春认为的,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说,这完全是落寞明星为了吸引眼球而做的“表演”。这里我们可以从主动和被动的双方来判断。另一种可能是明星们有些托大,如今在电视台做节目当评委的事情太多了,说话随便了,一不留神说到同行身上惹出麻烦。
倘若还有第三种可能,那就应该算在演艺圈这块肥大水多了的土壤上,长出来的苗虽然粗壮却少有营养。想想老一辈艺术家侯宝林、马三立,哪会有这么无聊的口水仗。对观众和听众来说,明星们的嘴能把自己说红,也能把自己描灰,说红了是艺术,描灰了,肯定是口水!□张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