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middle/861aa371t774d82558c30&690
黑脸指的是在深圳卫视金钟奖全国决赛第一轮女子组的比赛中,愤然离席的点评嘉宾李谷一。哭脸指的是因家人病危而无法准时参赛而迟到的选手苏晴。把这样两种脸色展现在观众面前,纠结的不仅仅是电视观众和节目录制现场的观众,也包括那些评委、其他选手和工作人员们。以“肥妈”玛利亚为代表的一派认为,苏晴家人病危,回家探视天经地义;另一方则坚决支持李谷一,拒绝让迟到的苏晴登场表演。支持苏晴演唱的大赛监审付林表示:“比赛有不同意见很正常,我认可点评嘉宾提出不同意见。”对于李谷一的离场,付林表示很遗憾。评委谷峰则力挺李谷一,他认为为了比赛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选手迟到是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讲的。
对李谷一黑脸退席引发的不同看法,乍听上去双方似乎各有道理,但细心品品,才发现我们大家都忽略了一个实质性的问题,那就是这奖项是为娱乐设音乐奖,还是为音乐奖出个娱乐味。两者既然都离不开娱乐两字,这种被称为国家级流行音乐大赛的奖到底有多少含金量?一般观众无法衡量,估计那些中国流行音乐的歌手和创作者们,也未必会把这个奖项看得有多么纯粹。毕竟在这样的比赛环境里,娱乐气氛早压过了专业评选气氛,不是就有人形容被这里的“陶醉哥”唱得起鸡皮疙瘩却仍然力挺吗,因为尊重歌者的梦想。不是就曾经发生了五位评委抱头痛哭,却都有伤心的理由吗,还是因为娱乐。请来专业的李谷一来点评,就应该有对专家的尊重,早早对专家点明此地娱乐之道。也省得李谷一现场激动地说:“把决定权交给观众,如果观众说行,接受了她,这才算数。”谁知现场观众根本不领情,反而却用掌声和欢呼声力挺苏晴。出乎意料的李谷一尴尬退席而去的原因,恰恰是她把这里当成了真正的专业赛场。
大赛总导演夏枫则表示:“作为一个国家级、专业级的赛事,我们要遵守制定的准则。不管是评委还是点评嘉宾,都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对赛事的看法和态度。李谷一老师作为中国流行乐坛泰斗级人物,有以嘉宾身份表达观点的权利。她的言论和离场表现了金钟奖作为国家级大奖的包容性。金钟奖允许点评嘉宾以任何方式表明自己的观点。”
总导演在用“包容性”这个含混不清的词语,巧妙地维护了“国家级大奖”这块牌子的同时,也让我们,特别是让那些专家们更加听懂了这个大赛的意义。“国家级”的比赛可以包容“业余级”的程序,因为这不是高考,是娱乐。不是音乐厅,是电视直播,不是分数,是气氛。不是唱功是情感。话说得越明白,我们就越会力挺已经落泪的小苏晴。黑了脸的李谷一只要别太把自己当专家,哭脸的小苏晴只要别把这里当高考,观众们只要别把这里当成什么“国家级”一切都会过去,一切争论都会消停。学学都唱成了那样的“陶醉哥”,这也就是个梦。
张光/点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