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6/middle/861aa371ta906aef8bebf&690
图中长发飘飘,体态窈窕的女子,是最新版的江姐造型。电视剧《烈火红岩》在重庆卫视、江西卫视、贵州卫视、中央教育频道播出大结局后,这个新的江姐造型惹出了不少观众的热议,有关剧中江姐哭比笑多的镜头,有关围绕江姐策划惊心动魄的越狱行动,如《青盲》中张海峰般地贿赂看守换来剪刀、长钉子等工具,挖地道、撬床板,面对一触即死的高压电线、24小时的持枪警戒,江姐逐一攻破。这些新编出来的故事令人吃惊。甚至还有网友指出,江姐不仅发型多变,江姐的旗袍更是如时装周走秀般换得频繁,且件件精雕细琢,布料光鲜,配上她的珍珠耳环及各款首饰,走起路来顾盼生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花样年华》呢!”如此,多年来印在人们心底那个江姐的形象符号被颠覆。
那么真正的江姐应该什么样?史料中不难查到,但主演陈蓉却认为:“如果把江姐定型成某个样子,这是个很概念化、很程式化的做法。我们希望,通过外在的东西,展现出江姐内在的变化和成长,这比符号化的展现更有意义。”一个错误的回答出自一位年轻演员口中还可以谅解。因为这个观点已经被牵扯出美学,甚至符号学中一连串的问题。且不说我国的符号学研究长时间处于“引进”阶段,即便不上升到学术层面,用个最通俗的例子比照一下,也可以有点直接的感受:把人们心中的关羽符号换成赵本山那张鞋拔子脸试试?你就是把脑瓜想破了,都想象不出赵本山能抡起那把82斤重的偃月刀。
那么江姐真正的性格应该什么样?导演对演员说:“你不要当她是英雄、是领导,只要时时刻刻记住她是一个女人,这是个基点。”由此,陈蓉就放下了很多包袱,更多地从人物的内心出发。演出了受争议最大柔弱的样子,以至有人说她有林黛玉的影子。年仅24岁的陈蓉哪里知道什么是英雄?什么是领导?根本用不着导演提醒,她就是个女人,是个女孩。。
那么真正的江姐在监狱中都做了什么?其实也有据可查,而偏偏这部《烈火红岩》把越狱当成了故事主线。对此主演陈蓉解释:“江姐这种历史英雄人物很多,如果还以很老套的方式来讲述这个故事,那样大家会觉得没什么意思。我们必须用另外一种方式展现这个故事,希望现在的80后、90后能重温一下‘红岩精神’,不要忘记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这里,剧的制作方混淆了一个概念,江姐不是虚构的人物,你可以不屑老套的方式,但不能不尊重历史的真实。你可以“大话西游”,也可以建座《指环王》里的精灵城堡,更可以插两只“蝙蝠侠”的飞翼,但别以为80后、90后们不知道什么叫监狱,什么叫悲壮,什么叫英雄,什么才会感人至深。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什么是过去,首先应该是真实。艺术创作只能是对真实的演绎,不是演绎出来所谓的真实。革命精神必须传承下来,但怎么传承?怎么才能让后代接受起来更加自然,的确是值得思考的事情。真实不仅仅是故事。真实的人物形象不能靠想象。包括一些革命历史题材的翻拍剧中,那是《地道战》里的高传宝吗?那是《南征北战》里的高营长吗?这是《红岩》里的江姐吗?为什么不像?想想。
张光/点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