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叫“事不过三”,源自春秋战国时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典故。如今的中国人对三似乎有一种情结,“事不过三”是用来警告人不要同样的错误一犯再犯,同样的坏事不宜连做三次。
近日,歌手谢东因第三次吸毒被长沙开福区警方治安拘留。据知情人士称,警方将对其报送强制戒毒两年。由此,这位以一首《笑脸》唱红了自己的歌手,也因毒“三进宫”,走到了先衰后竭的地步。3月25日晚,当长沙市的民警在酒店查房时,谢东一个人正躺在床上“吞云吐雾”。当媒体把电话打到谢东所在的经纪公司时,对方对谢东的“三进宫”回应了“三不”,即“不清楚,不知情,不存在”。
难道染上毒之后就那么难戒毒?记得笔者在几年前谢东第一次因涉毒被抓后曾经写过一篇评论,标题是:“谢东,千万别回头”。对谢东长达半年的戒毒生活寄予希望,希望他能够坚持下去远离毒品。记得当年的他走出戒毒所之前表示:“如果出去以后再上瘾就从北京最高的楼上跳下去”。话说得够狠,没有给自己留一点余地。不得不让笔者也了给一句:“这就是骨气。”可如今……
如同中国足球圈被抓的黑哨一样,早就知道下场却照样收钱,照样黑吹。为什么?因为有股黑风已经在中国足坛刮了几十年。谢东吸毒在中国的娱乐圈特别是音乐圈绝不是个案,歌星涉毒的事情多年来也依次被曝光了不少啊。谢东一人即便是想戒毒,可圈里只要毒风劲吹,他能不会再被熏倒吗。娱乐圈的那些大大小小的经纪公司中,有哪家公司能够把上述的“三不”掉个个来说一遍:“很清楚,真知道,事存在”。文化经纪公司与明星的关系并非如我们的“单位”那样对员工的管理比较严。“娱乐”的气氛很复杂,“艺术”的灵感很抽象,“创作”的理由很随意。由此,就给了艺人很松散自由的活动空间。对艺人来说,抒情容易,滥用感情也容易,偶尔把持不住自己似乎算是一种习惯。从这样的判断来分析,谢东一而再,再而三地涉毒,就成为可能。前不久,谢东应邀去衡阳开个人演唱会,来去的路上都有毒品相伴。他说自己十分清楚毒品的危害,但为了重新迸发出创作灵感,“迫不得已”才再次走上这条路。看得出来,恰恰是这种所谓的“创作灵感”,成了他对毒品“不抛弃,不放弃”的理由。
当艺人脱离了真实的生活,哪来什么能感染他人的灵感?
当所谓的灵感来自精神的极度空虚,毒品最容易与你相伴。
当谢东连续三次被毒品击倒,应该认识到,他周围的毒气和所谓的创作理由,才是真正的原罪。从事不过三到事已至此,可怕的不是一个谢东,是那些仍然耸着鼻孔去嗅毒味的人,是那些依然打着“创作”的旗号去寻找所谓空灵的艺人。谢东的教训告诉他们,钻进去容易,回头真难。
张光/点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