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8/middle/861aa371ta8f3cc1e2587&690
不知观众们是否留意到,近几年来收视率高的电视剧中,很少有与我们当今生活相关的内容。即便是有,也大多离不开婆媳斗法,小三迷情,贪官迷途,警法风云等等题材。反观那些热播剧,随便说几个都离当今时代有较长的距离:《潜伏》、《黎明之前》、《特战先锋》、《铁梨花》、《兄弟》、《民国往事》、《北风那个吹》、《兵团岁月》……即便是火了大半个中国的《士兵突击》也是离百姓生活有点远的军人戏。只有同样热播的《杜拉拉升职记》和电视剧版《手机》等少量的剧还算是与当今社会生活主体有必然联系。如此概率的匹配对比引出一个话题——我们的今天无事?我们的昨天事多?
其实我们今天的工作生活非常丰满,每天翻开报纸,打开网页,满目的新闻、故事和话题够你看。打开电视机,与当今生活有关的专题节目中素材多得数不胜数,甚至连电视台都自己制作出了准电视剧比如《大城小事》等。可偏偏就是电视剧大部分埋在历史风尘里,给我们讲过去的故事,让我们看灰绿色或酱油色的画面,领悟大半个世纪前的恩怨情仇。
是题材上的跟风吗?有这个可能。一部民国戏或是抗日戏播火了,肯定有急功近利的人想搭车。据说已经有几十部民国戏排了两年的队等待审批。坏啦,当年北京的大白菜因紧缺价涨,第二年成群的人种大白菜,结果卖不出去甚至有些菜烂在了地里。当年桂林景区因宾馆少游客多价格暴涨,于是大家都忙着盖宾馆,结果房子太多闲在那里,有些闲庭院干脆变成了养鸡场。谁知道那些排长队的民国戏都播出来,观众看起来是否会腻。
是历史题材有更大的创作空间吗?有这个可能。在民国那个乱世风云中,土匪可以成好汉,黑帮可以讲义气,官员可以是流氓。在只要抗日就是英雄的理由下,什么人物都有自己气吞山河般的演绎舞台。在这里,传统的脸谱化描写和表演可以被颠覆。这一切对创作者们来说,自由度大了许多,对观众来说,传奇和神秘的感受也增加了许多。
我们也可以比照上述的分析,来反思现代生活剧太少的原因。一是反映现代生活题材比较敏感,哪段故事讲得真实生动,都有可能被对号入座惹上麻烦。《手机》播出不就是引出了“有一说一”与崔永元的关联猜想吗。仅仅人的事情还好解释,可出了政策问题,惹出社会上的麻烦咋办?
将今天和昨天比照一下,可以得出个结论,画鬼容易画人难,说史容易说现实难。所以我们的编导们挑易避难可以理解。尽管历史剧同样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但同一种类型或同一个历史时期的剧扎堆拍摄,未必能起到好收效。其实真正的有价值的艺术创作应该还是出自我们直面的生活啊!
多年前,有人形容外国电影朝天上看,比如《星球大战》、《独立日》等,形容我们的影视剧往地下刨,比如《康熙王朝》、《霸王别姬》等。如今我们已经越刨越浅,刨到了民国,刨到了知青年代。希望快点刨到脚下、甚至自己的脚面。好歹刨疼了也就知道什么是现世今生。
□张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