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五一节
(2011-07-19 09:41:40)
每看到这张照片,就会想起20年前过五一节是什么滋味——累的滋味。
离过节还差一个多月,工厂里的每个部门就已经忙碌起来。工会组织的劳动竞赛快出结果了,全厂职工都参与的“五月的鲜花歌咏比赛”惹得各车间、各部室正紧张“备战”,某些可能被评上什么“青年突击手”的工人也在积极准备自己的评选材料……。
我的差事就是为庆祝五一节造点气氛,布置厂门两侧的宣传橱窗。那时候哪有什么电脑喷绘呀,画吧。哪有什么数码相机呀,照完了钻暗房里冲洗吧。哪里有什么打印条件呀,自己拿毛笔一笔一划地往宣传版上写仿宋体字吧。12块一米多乘两米多死沉的展版在职工食堂里一字排开,我一口气干到第二天凌晨4点,等墨汁干了再一块块用肩膀扛到几十米远的厂门口装在橱窗上,完活。
活完了,心里却久不能平静。为什么非要半夜布置橱窗,就为了图第二天早上全厂的职工进厂时看个新鲜。索性就不睡了,熬到天亮看看那叫一个热闹,职工们蜂拥着看自己演出的照片,看我写的图片说明,看那张有专业水准的宣传画。
现在想起来这些事情心情很复杂,那时的单纯可贵吗?没加班费的工作值得吗?就这么一个工厂的大门有那么兴奋的快感吗?
如今过五一节最先想到的是如何消化那7天长假,对啊,让劳动者好好休息休息。不过休7天假的机会可不止仅有“五一”。
想来想去还是觉着我们过节应该有些过节的由头吧。总不能都指着“春晚”等那些电视机里的东西才能想起是过什么节吧。其实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来说,节日这符号不能模糊。如同春节里人们总忘不了放爆竹,国庆节里人们的心中都有面国旗,五一节呢?
近日某报纸上说广州有些学生清明节写作文,竟把袁世凯当成革命先烈?我估计也会有些学生根本就不了解五一节。这就使我感到,20年前过五一节,干活累,而今天为了那些不知道五一节意义的人,心累。
张光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