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兆LTE将助力4G市场发展并为5G部署打下基石

标签:
千兆级ltegigabittelstra载波聚合运营商 |
分类: 媒体采访和报道 |
文/Strategy Analytics总监杨光
今年春节假期期间, 笔者曾受邀体验了澳大利亚运营商Telstra的全球首个商用千兆LTE网络。自那之后,不到一年时间内,千兆LTE网络已在全球市场形成高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根据GSA统计,截至今年10月初,全球已有213个运营商商用部署了载波聚合技术,38个运营商实现了4x4 MIMO的商用部署,32个运营商商用部署了256 QAM调制技术,其中共有28个运营商同时商用部署了载波聚合、4x4 MIMO和256 QAM这个三个千兆LTE的核心技术,更有多达40个运营商在进行千兆LTE实验并规划其商用部署。
在中国国内,三大运营商都已启动了千兆LTE的实验及商用部署。据媒体报告,2017年内中国移动已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西安、成都等多个城市试点或商用部署了4x4 MIMO,实现了用户体验的翻倍,网络容量也得到30%以上的提升。中国电信也联合华为、高通等领先厂商进行了三载波聚合、256 QAM和4x4 MIMO的现网实验,在定点测试中,4x4 MIMO 相对2x2 MIMO 实现了94%的性能增益,在实际路测中,增益也达到了54%。中国联通作为4G市场上的挑战者,部署千兆LTE更为积极,已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千兆LTE试点,并在海南等市场开展了千兆LTE的商用服务,其峰值速率可达975 Mbps。
我们预计,在未来2-3年中,千兆LTE将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逐渐成为4G 网络的主流状态。千兆LTE将成为移动运营商深化4G发展、迎接5G时代的重要工具。
目前全球发达国家的4G市场已普遍进入成熟阶段。在美韩等4G先发市场,4G用户占总移动用户数的比值已超过80%,4G启动稍晚的西欧市场,其4G用户占比也已超过60%。至今年8月,我国4G用户占比已超三分之二,2017年内肯定将超过70%。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运营商的4G经营重点必将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力图通过新的业务模式,挖掘4G存量用户的价值,保持4G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最近一年来,定向免流量(zero-rating)、流量不限量(unlimited data)等业务模式已逐渐成为全球主流运营商的共同选择。这些新兴业务模式既带动了用户ARPU的上升和运营商业绩的提高,也引发了数据流量的快速增长。比如在韩国,至今年年中,其不限流量用户的月均流量使用已达19GB,远远高于5GB的韩国用户平均月使用量。而中国联通在加强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启动腾讯王卡等新型资费体系之后,其4G网络利用率也在一年间从不到10%提升到了35%。可见,为了支持这些新兴业务模式,运营商网络必须做好充分的容量储备,尤其是领先运营商,在网络负荷本已较高的情况下,更要未雨绸缪提前扩容,否则就可能像美国Verizon那样,在推出不限流量资费半年之后,网络速度体验明显下降,不得已又对资费体系重新做出调整。
千兆LTE正是帮助运营商扩充网络容量,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的有力工具,尤其是利用4x4 MIMO可在不扩展频谱带宽的情况下,有效提高小区容量,这对于频谱受限的运营商更具吸引力。同时,千兆LTE还能为产业链上下游创造机会,为迎接5G到来做出更充分的准备。
目前看来,5G的早期网络将主要部署于中高频段,受制于频谱传播特性,实现5G的全国性覆盖将需要较长时日。也就是说,在5G启动后的相当长时间内,全面的移动宽带覆盖仍将依赖于4G网络。提升4G网络性能,缩小4G与5G的性能差异,可以有效地减小用户从5G覆盖区域移动到4G覆盖区域时体验到的性能落差,对提升用户的移动宽带使用体验至关重要。作为4G技术的最新演进,千兆LTE可以显著缩小4G与5G的性能差异,提高运营商未来5G投资的灵活性与有效性,成为5G部署的重要基础。
同时,5G的出色性能可能会催生一批新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如4K/8K视频、移动VR/AR等等。在5G实现规模组网之前,千兆LTE可为产业链上下游厂商以及广大消费者提供一个性能接近的体验环境,帮助产业链完善新型应用,培育用户的使用习惯,为未来5G业务的发展做好准备。
可见,千兆LTE不但能够帮助运营商深化4G市场的发展,也能成为运营商准备5G网络部署的重要基础。随着支持千兆LTE的终端产品日益普及,运营商有必要进一步加快千兆LTE的部署步伐,使之成为运营商从4G时代向5G时代迈进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