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手机漫游费的技术经济意义看取消漫游费政策的影响与实施

(2017-03-24 13:41:00)
标签:

漫游费

取消

三大运营商

资费

分类: 网络/运营商战略

作者:Strategy Analytics无线运营战略总监 杨光

从手机漫游费的技术经济意义看取消漫游费政策的影响与实施

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将于今年取消我国大陆地区的手机长途和漫游收费,这是我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演变的重要一步,在全社会引起热议。这一决策显示了政府对于移动通信服务的高度重视,必将对提高信息沟通效率,促进信息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从决定宣布后的相关讨论中我们也能体会到,通信运营业作为一个高度专业化的行业,与消费者、社会各行业,乃至政府主管部门的沟通似乎并不充分。本文希望能通过对漫游收费的背景和影响做简要讨论,帮助大家更准确地理解取消漫游收费的技术经济意义。


根据百度百科,漫游(Roaming)定义为“移动台离开自己注册登记的服务区域,移动到另一服务区后,移动通信系统仍可向其提供服务的功能”。一般来说,我们将移动台注册登记的服务区称为“归属地”,而将其移动到的服务区称为“拜访地”。为了实现漫游,拜访地和归属地的运营商之间,需要传递必要的用户身份和计费信息,部署和维护这样一套系统必将产生一定成本,这是漫游收费最基本的技术含义。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规模的扩大,这一成本平均到每用户头上已经微乎其微,从技术成本角度,这一收费确实已无存在必要。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漫游过程和漫游收费不仅仅涉及技术实现问题,还与监管机制和市场结构有紧密关系,又有其特定的经济意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为临时占用某些资源而付费的情况。最常见的就是停车收费,假设甲乙两个小区各自拥有停车场,其业主已分别向各自的物业公司按月缴纳车位租金,但是当甲小区的业主到乙小区拜访时,一般来说他仍需向乙小区交纳临时停车费,这是由于他临时占用了乙小区的车位资源。移动通信中的漫游收费具有与停车收费类似的经济意义。当用户漫游至拜访地网络时,必然将占用拜访地运营商的通信资源,尤其是宝贵的无线电频谱资源。这种情况下,拜访地运营商对于占用其资源的漫游用户收取一定费用自有经济上的合理性。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绝大多数漫游费用均发生于不同牌照区域之间。


全球移动通信市场普遍采用牌照(License)管理制度。运营商需首先取得主管机构颁发的移动业务牌照,并获得必要的无线电频谱资源的使用权,才能在指定区域内经营移动通信业务。牌照通常由各个国家的电信主管部门发放,如有跨国公司希望在多个国家获取频谱资源、经营移动业务,则需要分别向不同国家的主管部门申请牌照,并支付相应费用。所以,我们在跨国旅行时往往需要支付相当高的国际漫游费。而在一些国土面积较大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出于管理以及平衡地区经济差异的需要,也往往采用分区域发放牌照的方式。而这些国家无一例外都曾经向用户收取国内移动漫游费,其中部分国家到目前也仍在收取这一费用。


对于我国国内市场,不同运营商集团内部,都是由各个省公司负责具体的生产经营,省公司之间独立核算,这种情况近似于以省为单位的区域性牌照体制。同时,由于不同省市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移动漫游费又承担起在经济水平各异的地区间,调节运营商利益的作用。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各省市统计局2015年的社会经济数据,我国人均GDP最高的省市为天津,最低的为甘肃,前者的人均GDP达后者的4.1倍。不同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会对移动业务的经营成本和市场需求产生不同影响,进而造成地区间的资费水平差异。而在地区间存在资费水平差异时,若不采取任何措施,必然会有大量用户前往资费较低的区域(通常也是经济发展水平较差的区域)登记入网。同时,这些用户中又可能会有相当部分流动至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享受经济发展成果。这就可能造成移动通信业务使用地点与账单地点的分离。这很容易引起不同地区运营商之间的利益矛盾,并最终可能会影响到本地移动通信用户的权益,所以需要以漫游费的形式进行调节。


当然,在同一运营商集团内部确实可以通过内部的利益调整,对用户屏蔽这部分结算费用,从而提供所谓“长市漫一体”资费。我国三大运营商的很多后付费业务都已采用此类资费结构。但是,由于不同地区间存在经济水平差异,同一地区内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也不相同,一套资费体系不可能满足所有地区所有层次用户的需求,针对性的本地化资费仍必不可少,尤其在中低端市场,需求更为强烈。如果我们对比美国市场可以发现,虽然美国的四大全国性运营商都采取全国统一资费体系(National Plan),但一方面美国国内的地区经济差异明显小于我国,美国国家统计局2015年数据显示,除去仅有60万人口的哥伦比亚特区,美国人均GDP最高的州为阿拉斯加,最低的为密西西比,前者的人均GDP仅为后者的2.3倍,远低于我国的地区差异。同时美国国内还存在大量区域性的中小运营商,他们往往聚焦于中低端的预付费市场,满足地区性的差异化需求。可见,由于天然存在的地区经济水平差异,不同区域的运营商之间必然需要以某种手段进行利益调整。漫游收费是一种可能的手段,在漫游费取消之后,还需要以新的形式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整规范。


总之,移动漫游收费不仅仅是技术成本的产物,也具有特定的经济意义。在取消漫游收费政策落地实施的过程中,不但需考虑技术成本,还要关注社会经济影响,力争在 消费者权益、社会整体利益以及行业运行规律之间寻求多赢的局面。欧盟取消欧盟成员国之间国际漫游收费的决策和实施过程就值得我们关注与借鉴。


欧盟国家间也存在很大的地区经济差异,且缺少具有泛欧网络覆盖的大型运营商集团,这使得欧盟内运营商自主下调漫游资费的意愿较低。为了推动数字经济和欧洲统一市场的发展,欧盟委员会于20155月发布了“单一数字市场战略”,希望打破欧盟内部的数字市场壁垒,取消欧盟境内的手机漫游费是这一战略的重要政策目标之一。为推动该政策目标的落地,欧盟委员会与欧州议会、各成员国政府和监管机构、欧盟内电信运营商及其行业组织,以及消费者权益组织等各个利益相关方进行了长期广泛的沟通协商。首先,欧洲议会于201510月投票批准了这一战略,并确定正式实施日期为2017615日。之后欧盟委员会又与各利益相关方就政策实施细则进行了多轮协商,并最终于2017年初就实施细则与各成员国达成一致。


纵观历时一年多的协商过程,取消漫游收费之后的公平使用原则和网间结算费用是各利益相关方讨论的焦点。从最终的实施细则看,欧盟监管机构在坚定推动政策目标、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了各成员国和电信运营行业的实际情况。为在取消漫游费之后,防止不合理的跨境使用,调整运营商间利益关系,做了切实安排,尤其针对容易发生不合理跨境使用的预付费业务、无限量套餐等情况,做出了细致规定,从而促进各利益相关方就实施细则顺利达成一致。这一协商过程和实施原则可成为后来者重要的参考对象。


目前,国内三大运营商已经宣布将于今年101日前取消国内漫游费,工信部则希望能进一步提前完成这一目标,而要达成这一目标,还需要主管部门和运营商制定政策实施细则、调整资费策略,且要考虑各地区经济和资费水平差异,调整好各省运营商的关系,时间并不宽裕。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加强与社会各界,尤其是与消费者的沟通,帮助消费者理解取消漫游费的技术经济意义,并能参与到实施细则的制定以及资费策略的调整之中,提升消费者对政策效果的感知,最终实现消费者、社会各行业与通信运营业的多方共赢。


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充分有效的市场竞争才是实现提速降费的根本手段。例如美国市场在并无监管机构主动干预的情况下,自1998年出现第一个全国统一资费开始,至今不但全面取消了国内漫游收费,国际漫游费用也大幅度降低,完全是市场竞争推动的结果。我们也期待看到国内电信市场改革,尤其是国有运营商改革的不断深化,从而进一步提高电信市场的整体竞争水平,并最终使广大消费者受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